课件编号10002327

北京市密云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0255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京市,密云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
    北京市密云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 (2020·密云模拟)2020年是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50周年,班级开展“学习航天精神”线上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是同学为准备活动发表在班级网站的前言,阅读文稿,完成各题。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50周年纪念日。1970年4月24日,一首《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震动世界,中国航天事业开 ① 了新纪元。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东方红一号”依然在轨道上遨游,仰望星空,人们仍然有可能看到它。“东方红一号”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那种自力更生、追求卓越的品质,也构成了我国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核。 五十年来,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航天精神也在载人航天等工程中得到丰富。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登———…无数航天工作者在铭记与传承中逐梦、圆梦。迄今为止,我国已成功发射各类航天器500多个。一箭三星、太空行走、“嫦娥”奔月、“长五”飞天……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离不开几代航天人、几十万航天大军的不懈探索与顽强拼搏。我们无法想象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与磨难(甲)但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他们的风雨兼程。航天三大精神(乙)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必将代代相传、生生不 ② ,激励中国航天人不断创造新的高度。 ⑴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尽 (jìn) 挫(cuō) B.尽 (jìn) 挫(cuò) C.尽 (jǐn) 挫(cuō) D.尽 (jǐn) 挫(cuò) ⑵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启 ②息 B.①起 ②息 C.①启 ②熄 D.①起 ②熄 ⑶文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问号 (乙)冒号 B.(甲)逗号 (乙)破折号 C.(甲)问号 (乙)破折号 D.(甲)逗号 (乙)冒号 2.活动中,同学们了解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下面是一位同学看到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后所写的文字。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4月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图形标识正式公布。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天问”这一名称表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蕴含现代文化气息。“天问”源于屈原的长诗,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从中华文化瑰宝古典诗词中寻求命名灵感,让传统的诗意焕发了生机,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 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字母“C”的形象,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等多重含义。开放的椭圆轨道倾斜向上,富有动感。太阳系八大行星镶嵌在C形轨道之上, ① ,如同星空中的钻石闪耀光芒。根据不同行星探测任务,标识下方的“Mars”(火星)标志以行星英文名称进行替代。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里程碑工程。“驯火牧天驰寰宇, ② 。”这副对联显示了以火星探测为代表的新一轮航天工程对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重大意义。 ⑴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    ⑵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错落有致 ②携山揽海踏歌行 B.①有条不紊 ②携山揽海踏歌行 C.①错落有致 ②携山揽海护神州 D.①有条不紊 ②携山揽海护神州 3.活动中,同学们阅读屈原的长诗《天问》。他们发现,   代文学家柳宗元为回答《天问》中的问题曾写过《天对》,与屈原有了一次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 4.活动结束时,同学们通过上传文学、书法等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⑴下面是关于神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