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003489

反思单元《日心说的先驱》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324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反思,单元,日心说的先驱,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反思单元《日心说的先驱》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在前面几个单元学生经历了多次“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的基础上,着重对本学期“作出假设”的经历进行反思回顾,是本册教材的反思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阿里斯塔克提出日心说的故事,分析并理解科学家提出科学假说的过程和方法。 (2)引导学生反思回顾自己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的经历,总结探究经验。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及其他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引入谈话。 师:同学们听说过日心说吗? 谁能给大家说一说日心说的故事? 生:…… 师:大多数同学都知道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来的,其实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才是“日心说”的先驱。 下面我们就打开书本来读一读他的故事。 (2)阅读分析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自主阅读《日心说的先驱》后讨论交流) 师:阿里斯塔克提出日心说的依据是什么,他是怎样获得这个依据的? 生:阿里斯塔克通过几何的方法,推算出太阳比地球大得多,所以他认为小的物体应该绕着大的物体转,从而提出日心说。 师:谁能说一下阿里斯塔克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推算出太阳比地球大得多的? 生:他首先证明了日地距离是月地距离的 19 倍左右,这一步从教材中的插图上可以看出来,但我不是很理解里面具体的几何学知识。 师:(展示在月半圆时日、地、月位置关系图)好,我来给大家讲一下…… 师:阿里斯塔克从日地距离是月地距离的 19 倍左右,又做出了什么推论? 生:因为物体离我们越远,看上去就越小。 太阳和月亮虽然看上去差不多大,但是太阳离我们的距离却是月球离我们距离的 19 倍左右,所以阿里斯塔克就认为太阳的直径应该是月球直径的 19 倍左右。 师:他这一步的推理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太阳与地球的大小关系啊? 生:他还从月食时地球影子的弧度估算出地球直径是月球直径的 3 倍左右,而前面他已经推算出太阳直径是月球直径的 19 倍左右,所以间接说明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 6 倍多(19 除以 3)。 这就得出太阳比地球大得多了。 师:好,我们现在明白了阿里斯塔克提出日心说的依据是怎样来的了。 看来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是很有道理的。 那么当时人们都同意他的日心说了吗? 生:没有,当时大多数的天文学家都没有接受,他们都质疑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 师:他们为什么质疑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 生:他们认为如果地球绕着太阳转,那么地球就会离天上的恒星时远时近,那么天上的恒星看起来就会有时大,有时小,而且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会不断变化。 但实际上却并没有看到恒星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对他的日心说提出质疑。 师:看来这些天文学家对日心说提出质疑也是讲证据的。 那么阿里斯塔克又是怎么解释的呢? 生:阿里斯塔克猜想是因为恒星离地球太远了,相比之下,地球绕太阳的运动不足以让我们观察到恒星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 师:阿里斯塔克的解释有道理吗? 生:我觉得很有道理。 我们坐汽车的时候,近处的物体一下就闪过去了,远处的物体看着就像没有动似的。 如果恒星离我们很远很远,那我们看恒星时就会感觉它们没有动一样。 师:那其他天文学家同意他的解释吗? 有没有因为他的解释接受了日心说? 生:没有。 因为只有解释还不行,得有证据。 师:那最终人们是什么时候才接受日心说的? 生:日心说直到 19 世纪才被所有的天文学家所接受。 因为这时天文学家真正观测到恒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师:看来只有事实证据才能最终证实科学假说的成立。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生 1:提出科学假说要有事实依据。 生 2:不仅要有事实依据,还要对这些事实依据进行推理、分析。 生 3:验证科学假说也要有事实证据。 生 4:…… (3)回顾反思。 师:阿里斯塔克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提出科学假说要有依据,证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