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16095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第一课时课件(共27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728584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第一,课时,课件,27张,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作者及其作品,积累“劫掠、箱箧、丰功伟绩、富丽堂皇”等易考词语。 2.了解本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重点) 3.理解文章在写作上善于铺陈、类比,以及运用反语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难点) 4.体味作者义正词严的态度,感受作者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重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作者及其作品,积累“劫掠、箱箧、丰功伟绩、富丽堂皇”等易考词语。 2.了解本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重点)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科技复原的圆明园 2.图片,文字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东西,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把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的“万园之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小说、剧本,还有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等。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剧本《克伦威尔》等。 2.写作背景 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在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归来后,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写就了一封回信。 在信中,他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雨果以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角度,公开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毁坏人类文明成果的行为。 3.字词积累PPT10-14 三、整体感知 (一)题解 1.题目包含的信息 交代写信的缘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点明写信的对象———巴特勒上尉; 指出写信的目的———雨果借写信的机会,要表明自己鲜明的立场和观点。 2.书信格式 书信格式: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从本文内容来看,属于一封回信。也就是对来信的问题或要求做出回应。 3.英法联军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该战争使中国继鸦片战争之后,有一次丧失大量领土和主权。 (二)理清结构 1.请根据书信的一般格式,结合文中标志性的语句和标点,给文章划分层次。 (1)开头(1):交代写作背景。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已经结束。 巴特勒上尉认为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体现着拿破仑皇帝的胜利与荣光。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联军远征中国的意见。 (你……你……在你看来……) (2)正文(2—9) 第2段:注意这段中的冒号,统摄下文。 第9段:“现在,我证实……”总结上文。 (3)正文(2—9) 第2段:注意这段中的冒号,统摄下文。 第3段:动情描述作为世界奇迹的圆明园。 第4段:单句成段。过渡到下文。 第5段:两个欧洲强盗洗劫纵火圆明园。 第6段:评价上述事件: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第7段:作者对此的抗议(强盗政府)。 第8段:作者对此的抗议(真假物主)。 第9段:总结上文。 (4)划分层次 开头(1):交代写作背景。 正文(2—9):对圆明园毁于英法联军的愤怒谴责。 (2—4)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上地位。 (5—9)英法联军的劫掠行径。 结束(10):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2.通读全文,概括出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 对英法联军侵略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