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65634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第1课时 课件+教案(共20张PPT)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550247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1课时,PPT,20张,教案,课件
    (课件网) 部编版 三年级上 我 学 习 我 快 乐 1 知晓诗题 春游芳草地,夏游绿荷池。秋饮菊花酒,冬吟白雪诗。 山 行 唐 杜牧 “行”,行走,即“在山上行走;走在山路上”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赠 刘景文 “赠”,送,送给,即“写给好友刘景文的诗” 苏轼是北宋诗人,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夜晚 写下 看到的景象 诗人在夜里写下所见到的景象。 作者简介 叶绍翁是南宋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读通诗句 自读提示: 第一遍,不出声,用目光认真仔细地抚摸每一个字,包括题目、年代和作者; 第二遍、第三遍,张开小嘴巴,大声朗读。 tiāo(挑水) tiǎo(挑战) 我的弟弟最挑( )食了,所以他的身体一点儿也不好。 我要挑( )战自己,在下一次的考试中争取再进步几名。 书写要点: “寒、霜、菊”是笔画较多的上下结构的字,上半分要写得扁一点。书写时,“宝盖头”“雨字头”“草字头”均占字长的三分之一左右,要分别盖住下面的部分。 “径”的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又”“残”的右部是两横,不要写成三横;“橙的第7笔和第8笔都是撇,不要写错。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古诗三首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卷网-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教材分析 本课的三首古诗均是七言绝句。既要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又要在诵读中积累传承,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这三首诗,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可以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的美好感情。要充分调动学生对秋天的印象,诗画结合,从而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 3、学情分析 依据平时的经验,课文中的三首古诗有不少学生应该已经会背诵了。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要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本单元的学习要素之一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同时也是第一次出现给古诗加注释,所以本课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律。背诵古诗,并默写《山行》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象诗中描写的秋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 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知晓诗题,读通诗句,识写生字 1.知晓题意我能行。 (1)“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吟白雪诗。”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也受到文人墨客的称颂,我们以前都读过哪些描写四季的诗呢?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