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43376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习作 :《“漫画”老师》第二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949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二,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漫画”老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与老师和同学一起阅读、评价和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回顾习作方法 1.导入:上节课我们写了《“漫画”老师》,大家都写出了自己喜欢的老师的形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大家的习作,看看哪位同学笔下的老师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2.出示评价标准: (1)是否找准老师的特点。 (2)具体的事例能不能突出老师的这一特点。 设计意图: 两条评价标准紧扣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能使学生明确修改方向。 二、聚焦“围绕特点选择准确的事例” 1.展示习作片段:两位同学写了同位老师,都描写的是老师“要求严格”这一特点。 学生习作片段一: 清早,同学们正在教室里早读。我的同桌张傲走进教室,坐到座位上,从书包里拿出语文书,准备早读。这时候站在他身边的张老师悄声对他说:“看看你的书包,成了什么样子,简直就是垃圾袋!”我循声看去,可不是嘛,作业纸、塑料袋、鞋套、铅笔....装满了书包,而且装得横七竖八、乱糟糟的。“拿出去,把书包整理整理,整齐了再进来!”老师冷着脸,严肃地对他说。张傲听完,只好乖乖走出教室,整理书包去了。 学生习作片段二: 张老师是一个特别严厉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有一次我有点头疼,浑身发冷,没劲儿,趴在了桌子上。张老师以为我又没在认真听讲,大声喊我的名字,并且严肃地批评了我。我坐直了身子,难过得流出了眼泪。下课以后,老师走过来,问我怎么了。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老师又摸了摸我的额头,知道我发烧了,急忙说:“对不起!对不起,孩子!老师不知道你生病了。我给妈妈打电话,赶紧去医院看看吧!” 2.?引导学生思考:读完这两个片段后,你觉得哪一个写得更好?为什么? 预设:习作一抓住张老师的“?要求严格”这一特点进行描写,所选取的事例,能够看出张老师平时对同学们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习作二同样想抓住“要求严格”这特点,但所选取的事例与这一特点不吻合。在这篇习作中,我们看到的更像是一位慈爱的老师。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片段的对比,学生可直观地了解什么是“围绕特点选择材料,突出老师的特点”。 三、聚焦“选择具体的事例” 1.展示习作片段 学生习作片段三: 许老师今年四十多岁了,个子不高,有点胖。她总是笑眯眯的,我很少看见许老师生气。许老师是个慈爱的老师,我们都能感觉到许老师像妈妈一样爱我们。她从来不严厉地批评我们,相反,哪位同学家里有了困难,许老师都会想方设法地去帮助这位同学。大家有什么事也都喜欢和许老师说。大家都说,许老师是大家的知心朋友。 2.引导学生阅读习作片段并评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个片段,你们能感受到许老师的什么特点呢? 预设:慈爱、关心同学。 追问:大家觉得这段文字怎么样?有没有达到这次习作的要求 预设:只是概括写出了许老师的慈爱,没能抓住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共同回忆许老师关心同学的事例。 预设1:一次,许老师知道我没吃早饭,课间给我买了饼干、牛奶。 预设2:一次课上,许老师看见陆一帆睡着了,并没有批评他...... 4.全班交流:怎样写具体事例才能突出人物特点? 预设:选取最能突出老师“慈爱”这一特点的事例,把老师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写出来。 教师总结:许多同学的作文中也是这样,并没有通过具体事例来写老师的特点;还有的同学有事例,但是不够具体。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修改刚才的习作。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通过一篇习作的具体修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明确修改方向,关注细节,从而把事情写具体了。 5.展示共同修改后的习作,与修改前的习作进行对比。 学生修改后的习作片段: 上数学课时,许老师正在讲台上讲得兴高采烈,突然,教室里传出一阵鼾声。同学们循着声音,找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