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43710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第一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552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3.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教学重点】 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提前自读课本74页的内容,选择一种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搜 集相关资料,填写《习作准备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习作提示”,确定习作对象,拟定题目。 2.能拟写习作提纲,尝试自主习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交流拟定的习作题目 1.导人:让学生读一读教材74页表格里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1:《恐龙》《菊花》《灯》《怎样泡酸菜》,这些题目都能直接看出介绍的是什么事物,题目很明确、简洁。 预设2:有些题目新奇、有趣。比如《袋鼠的自述》,用的是第一人称,可以拉近和读者的距离;《种子的旅行》把种子的传播方式比作旅行,这样很生动。 预设3:有些题目不是在介绍一种事物,而是在介绍一种事物的制作或使用方法,如《怎样泡酸菜》《溜溜球的玩法》。 提示:本次习作可以继续以“初试身手”中写到的内容,或是改写的《白鹭》片段,作为习作的对象它的其他特点做进一步的介绍,写成一篇完整的说明性文章。 2.小组内讨论,说一说准备介绍什么事物,取什么题目。教师相机引导,力求让学生习作的内容多样化。 提示: (1)如果学生说的事物多是围绕动物、植物的,建议学生也可以写一写新奇的、冷门的事物,或者更贴近日常生活的,这样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2)在拟题方面要进行简单的提示和引导。例如,可以像《袋鼠的自述》一样,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也可以像《我的美食地图》《种子的旅行》一样,让题目生动有趣。只要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恰当运用说明方法,分段介绍清楚,就是符合要求的说明性文章。 (3)如果学生说出类似《可爱的小猫》这样的题目,教师应予以引导,让学生明白,取了类似的题目,如果着重描写小猫的可爱,就容易写成记叙文,而不是说明文了。 3.让学生结合教师和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题目,并简单介绍修改的理由。 结合表格,完成习作提纲 1.让学生结合《习作准备单》,对照教材74页的习作要求,和同学交流自己要介绍事物的特点,搜集到的资料以及想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我准备用的题目: 我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 我搜集到了哪些相关资料 我准备使用的说明方法 提示: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太阳》《松鼠》中学到的抓特点分段介绍、分条记录相关信息的方法,尝试自己列出习作提纲。 2.小组内交流、汇报,完善《习作准备单》内容。 提示:学生搜集的资料可能会比较多,要引导学生针对所写事物的特点,对资料做出进一步的筛选、梳理,选取有用信息。 3.教师总结:一步步调整和完善的这个表格,其实就是在列提纲,它能帮我们理清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设计意图: 学生之前已经围绕介绍一种事物进行了练笔,教师在确定习作对象、拟题等方面可以只做简单引导。该环节让学生借助《习作准备单》列提纲,旨在帮助理清习作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性文章的写作方法。 三、明确要求,学生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有的事物需要介绍它的多个方面的特点才能介绍清楚,之前我们进行的片段练习都是只针对事物一个特点,现在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2.根据《习作准备单》或自己列的提纲,进行习作。 设计意图: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在之前已有多次练笔的铺垫,此环节不必做太多的写作指导。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写作时间,尽量在课内完成习作任务,以减轻习作负担。 四、布置作业 1.课上习作没有写完的同学课后继续写。 2.写完的同学可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并尝试修改。 21世纪教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