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54761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 导学案-2021-2022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6-0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8次 大小:121452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科粤版,学生,上册,化学,九年级,导学案
  • cover
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 【课前复习】 1.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 (1)煤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2)空气是制取氮肥的天然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3)澄清的石灰水放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2.氮气常用作充氮包装,保存食品,或用来填充灯泡等,是因为氮气 ;氮气可用来制取化肥、合成染料或炸药等,是因为氮气 ;稀有气体曾被称为“惰性气体”,是因为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的这一性质可用作 。 3、目前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中,报告的主要污染物是 ( )①二氧化碳 ②氮的氧化物 ③二氧化硫 ④一氧化碳 ⑤可吸入颗粒A.①②③ B.②③⑤C.③④⑤ D.②③④4、有下列物质 ①石灰水 ②二氧化碳 ③食醋 ④镁 ⑤稀有气体⑥冰和水 ⑦苹果汁饮料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5.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粒白磷(适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见下图,固定装置已省略),放在盛有80 ℃水的烧杯上(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如图进行实验,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 (3)若实验结果偏小,可能存在原因是???????????????? ? 。(答一点即可)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分子的特性,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新知学习】 一.分子是什么 (1)认识分子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几十万倍拍摄出的苯分子图像(如下图所示)。 ①什么是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下图所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新的分子。 分子聚集构成物质 ②活动探究 【实验】将香水洒在小手巾上,绕教室一周。 实验现象:我们都会闻到一股香水的香味。 为什么我们的鼻孔与手巾相隔一段距离,就能闻到香水味? 很多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做分子的微粒构成的。香水是由酒精分子和香水分子混合在一起构成的,所以当香水中的这些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后,我们就能闻到酒精和香水的气味了。 【实验】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浓盐酸和浓氨水,逐渐靠近而不接触。 实验现象:在空中产生大量的白烟(如下图所示) 浓盐酸与浓氨水生成白烟 为什么蘸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并没有接触,却会产生浓浓的白烟呢? 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和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相遇,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铵小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白烟(微观解释如下图所示)。 氯化铵的生成过程 文字表达式:氯化氢+氨气→氯化铵       HCl  NH3  NH4Cl 在以上两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问题 实验2—3 实验2—4 在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 无 有 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无变化 无 有 实验结论:(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新的分子。 二.分子有什么特性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那么构成物质的分子有什么特性呢? 【活动探究】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你知道吗!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而形成氨水。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由氨分子构成)。 【实验】往无色的氨水中滴入两滴无色的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液体变红了。 实验结论:氨水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实验】A、B两个小烧杯,A杯装蒸馏水,并滴入数滴酚酞,B杯装浓氨水,用大烧杯将A、B两个小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A杯中的溶液由上向下逐渐变为红色,B烧杯中的液体没有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