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171724

教科版(2001) 六年级下册4.6污水和污水处理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4769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科,2001,六年级,下册,污水,污水处理
  • cover
深刻、全面、到位 ———《污水和污水处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中的第 6 课。本单元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其中第二部分(第 5-7 课)是“对生活用水的研究”,第 5 课《一天的生活用水》让学生知道了世界上的淡水资源紧缺情况下,我们每天的生产生活会消耗掉相当量的“自来水”,从而又产生了许多污水,水污染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所以如何处理污水,不给环境“添麻烦”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课的教材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方法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并用简易的过滤装置和沉淀方法分离污水中的杂质,观察净化前后的水不同。第二部分:用网状图帮助学生围绕水的污染源展开讨论,加深对污染源的认识。第三部分:污水处理示意图形象地展示了污水处理的一般过程。污水一般通过三种方法 (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历了将近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科学的问题能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能按照步骤进行科学规范的操作。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环节还存在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从学生发展需求层面看,大家都知道我们每天会产生许多的污水,但是这些污水到哪里去了,会经过怎样的处理?处理好了又到哪里去?是学生不知道却很想了解的。 只有了解的更透彻,体验的更深刻,才能提高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设计思 路 一、污水的来源和危害 二、污水处理的设计和实验 设计实验 → 初次实验 → 交流改进 → 再次实验 → 展示交流三、参观污水处理厂 教学目 标 科学概念: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过程与方法:用简易的过滤装置和高效沉淀的方法使污水得到初步净化; 通过观看视频和资料了解污水处理的整个流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体会到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 点 重点:设计和体验污水过滤实验和污水沉淀实验。难点:理解污水净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 ( 1 ) 教学准 备 分组实验:手套、污水、矿泉水瓶、纱布、滤纸、滤绵、PAC、 PAM、试管、试管架。教师演示:课件、PAD、污水处理流程视频、污水样本。 教学环节 主要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教师关注与引导 一、污 水 的 来 源 和 危 害 1、猜想归类:本课中采集到的污水可能来自工业、农业、生活和自然等。 2、形成共识:污水必须经过无害处理, 才能回归环境。 创造情景:同学们,欢迎来到×× 小学污水处理研究中心,为了让大家更真实地研究,老师特地从污水处理厂采集了污水样本。 引导思考 污水从哪里来? 这些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到河道、海洋会怎样?” 将猜想整理为板书 创设研究的氛围、直接出示研究的对象,能够更有效地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培养学生大胆的猜想、敢于表达的品质。 过渡:是呀,污水必须经过无害处理才能回归环境。你认为污水应该怎样处理? 二、污 水 处 理 实 验 (一) 设计实验 1、 提出污水处理方法:过滤、沉淀、 消毒、生物处理、蒸发…… 2、思考污水处理顺序:如先过滤还是先沉淀,讲出理由。 3、借助材料设计方案:先有自己的想法后,根据材料中心提供的材料(见图 1)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案。 图 1:污水处理———材料中心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关于污水处理的方法和顺序的想法。 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具体的模拟实验。 提出挑战:小组讨论方案→组装材料→做实验→ 把装置放在展示台上。 引导学生头脑风暴,为实验设计奠定基础。 自由的器材拓宽学生思路,并为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