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问题探讨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宋·苏轼《格物粗谈·果品》)。这种“气”究竟是什么呢?人们一直不明白。到20世纪60年代,气相层析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终于弄清楚,是成熟果实释放出的乙烯促进了其它果实的成熟。 讨论:乙烯在植物体内能发挥什么作用? 资料说明:乙烯至少能起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第 3 节 其他植物激素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主要的植物激素有五类: 生长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苯已酸、吲哚丁酸 吲哚乙酸 水稻恶苗病 其他植物激素 乙烯 赤霉素、生长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 脱落酸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根冠、萎蔫的叶片。 各个部位。 2.赤霉素(好) A.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 B.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果实发育和种子萌发,但成熟的种子用赤霉素不起作用 C.应用:播种前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D.与茎的生长有关:生长素(细胞伸长)、赤霉素(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 E.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不是促进果实发育和种子形成 果实发育 种子萌发 幼芽 对照 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 3.细胞分裂素 (好) A.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B.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生长), 不是加快黄化,加快黄化 的是脱落酸 C.应用:添加细胞分裂素 ,侧 芽数量增多,可以抵消顶 端优势 促进萌芽和营养生长 促进座果,减少落果 促进花芽分化 4.脱落酸(坏) A.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 B.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花、果的衰老和脱落; C.种子萌发时逐渐减少(长期下雨小麦发芽是因为脱落酸减少,不能抑制细胞分裂) 抑制种子发芽 5.乙稀 A.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B.主要作用(不是唯一):促进果实成熟,不能使果实变大,不是促进果实发育和种子形成(只管红不红,不管大不大) 乙烯在常温下是气体。作为生长调节剂用的是乙烯利。 【连连看】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概念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例如生长素类似物) 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 ] [ ] 脱落酸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赤霉素 乙烯 细胞分裂 细胞伸长 果实成熟 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纵向伸长 协同 协同 协同 拮抗 植物生长 抑制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 ] [ ] [ ] [ ] [ ] 植物生命活动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各种激素间的相互联系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两面性 1.生长素类 生长素类调节剂包括天然的生长素和人工合成的具有生长素活性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IBA(吲哚丁酸)、NAA(萘乙酸)和IAA(吲哚乙酸)。 促进座果和增大果粒 无子番茄 三 促进增大果粒 无核化 疏松果穗 2.赤霉素类 ? 赤霉素普遍存在于植物界中,到今已发现的赤霉素(GA)达70多种,按发现的先后次序分别命名为GA1,GA2,GA3,…… 脱落酸 ? 脱落酸(ABA)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也可人工合成,如矮壮素(CCC)、比久(B9)、青鲜素(MH)、整形素等。在种植上应用较多的是生长延缓剂B9和CCC, 促进座果[即植株授粉] 抑制新梢生长 试从来源上对比分析植物激素、生长素类似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激素:来自植物体本身。 (2)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与生长素有类似生理效应的物质。 (3)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阅读P55资料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用乙烯利催熟凤梨。 2、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幼苗,可以使其纤维长度增加50%作用3、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大量的ɑ-淀粉酶,就可以简化工艺,降低啤酒的生长成本。 4、青鲜素抑制发芽,有可能致癌。 芦苇 生长素及生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