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1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19世纪30年代后半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9月3日) 欧洲战场、亚洲战场、非洲战场、苏德 战场、太平洋战场 (1939———1942年法西斯几乎横扫世界) 法西斯国家通过“闪电战”,一开始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使得法西斯国家在极短时间内,占领了广大领土。面对法西斯国家无休止的欲望,被侵略的国家,尤其是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会采取什么措施呢?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根本原因:目的 建立的标志: 意义: 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矛盾激化 1942年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对夺取二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 关于雅尔塔会议(阅读39页) 找出会议背景、目的、时间、参加国(首脑人物)、内容、影响 背景:会议是在德国失败已成定局的形势下召开的。 39页动脑筋 ①主要原因是绥靖政策的影响。②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纳粹德国各个击破。③闪电战的战术 影响(报纸40期中间) 斯大林格勒战役,以盟国的胜利告终。这场战役的胜利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呢? 两个转折 苏联开始由守转攻 (也是苏德战场上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1、德国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增强了各国人民必胜的信心,巩固了反法西斯同盟。 41页动脑筋 使德国处于东西夹击的状态,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领导者:英国人艾森豪威尔将军)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找出二战期间的战场及战役 苏德战场 欧洲第二战场 太平洋战场 亚洲战场 北非战场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 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 阿拉曼战争(1942年10月)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5月8日,被称为“欧洲解放日” 促使日本投降因素有哪些? 中国全面反攻 主要作用 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东北 加速作用 二战的影响(42页) 42页动脑筋 日本的确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而不是受害者,日本人民同其他遭受侵略国家的人民一样,才是战争的受害者。 二战胜利的原因: 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各国团结战斗,共同对敌。2、战争的正义性。 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灭亡的顺序: 意大利(1943年)、德国(1945年5月8日)、日本(1945年9月2日) 性质:(报纸40期3版)、启示(如何避免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沉重的灾难。几千人失去了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它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英法 美国 苏联 损失惨重 位列首位 逐渐壮大 影 响 战胜国 战败国 损失惨重 相对于被侵略国家和地区来说,法西斯国家受到的损失是微乎其微,而且是自作自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性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有何不同?为什么反法西斯各国能够取得胜利?此次大战有何重大影响? 性质: 一战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包括本国反战力量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协调了反法西斯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行动,充分地发挥了人力、物力、财力优势,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世界各国人民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名称 背景 内容 意义 开罗 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三国协同对日作战,加速日投降 开辟第二战场 三国协同对德作战,加速德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