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32018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1整理和复习课件+教案+反思(共15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32812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PPT,15张,反思,教案,课件
    (课件网)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 整理和复习 01 单元小结 厘米的测量 认识厘米 认识米 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厘米和米 单位与数据相结合 借助参照物 解决问题 线段的特征 线段的画法 线段 长度单位 02 知识梳理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厘米和米 厘米和米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 1米=100厘米 一端对着刻度0,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两个刻度相减所得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线段 特征:1.线段是直的;2.有两个端点;3.可以量出长度。 画法:以尺子的刻度0为起点,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上几厘米的地方。 03 综合训练 约( )米 ( )米( )厘米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1. 量一量。 (教科书第9页练习一第5题) 2. 先估计,再用尺量。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3 2 4 3 3 2 2 2 2 2 2 量长方形和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教科书第9页练习一第6题)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 谁说的对?在括号里画“√”。 ( ) ( ) ( ) √ √ (教科书第10页练习一第10题) 4. 量一量,乌龟要爬( )厘米就能吃到小鱼。 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6 (教科书第10页练习一第11题) 问:小蚂蚁要爬多少能吃到苹果? 答:7厘米。 【答案不唯一】 04 易错辨析 1. 量一量。 铅笔比4厘米短一些。 改正:铅笔长4厘米。 2. 小明的身高是96厘米,小红的身高是1 米,谁比较高? 96>1,小明比较高。 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改正: 1米=100厘米,96<100,小红比较高。 3. 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画线段时,要标出左右两个端点和具体长度。 改正: 5厘米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整理与复习 《长度单位》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难了点。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 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