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电磁铁》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是三年级下册“磁铁”以及上一课时“电和磁”相关知识。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而产生磁力的装置,是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电磁铁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呈现的现象有趣,可以开展适合学生水平的多种研究。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聪明、活泼、好动,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并且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可是对于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本节课,我根据六年级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层层引导,层层设问,来激发学生思维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我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总结出我们本节课的结论。本节课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真正的融入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来。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制作铁钉电磁铁;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教学难点: 控制一定变量,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通过分析推理,帮助学生建立“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一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漆包线、铁钉、电池、大头针、砂纸、长尾夹、指南针、磁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吧!(表演电磁铁在通电的情况下吸起长尾夹,在断电的情况下长尾夹掉下的实验)认真观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 3、引出课题。(板书:电磁铁)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老师操作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探初活动作铺垫。] 二、制作铁钉电磁铁 1、讲解制作电磁铁的方法。(课件出示实验要示。) 2、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师巡视。 3、汇报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制作铁钉电磁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探究过程。在有结构的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磁铁”的科学概念。] 三、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1、研究铁钉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如果有,钉尖是什么极?钉帽是什么极? (1)提出问题:磁铁有南北极,那么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呢? 我们知道磁铁具有南北极,那电磁铁它在通电情况下是不是也有南北极呢? (2)猜想。 【设计意图:在动手实验前,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测,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和动力,有了动力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交流验证方案,确定测试方法:指南针测试。 预设:a、将电磁铁悬挂起来让它自由转动。 b、设法将电磁铁浮在水面上让它自由转向南北。 c、把电磁铁钉尖靠近指南针,如果吸指南针的南极,就说明钉尖是北极。 ???(4)分组实验。 (5)汇报交流。 (6)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电磁铁在通电的情况下也有南北极。但有些小组的电磁铁的钉尖是南极,有些小组的电磁铁的钉尖是北极,看到这样的实验结果你有什么问题? 2、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各组研究出电磁铁钉尖、钉帽的南北极不相同,这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 (2)学生猜测。 预设:a、可能与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有关。 b、可能与线圈缠绕方向不同有关。 (3)讨论研究方案。 (4)汇报研究方案,明确操作要点。 (5)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6)学生汇报交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