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下册科学《3.茎和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茎和叶的形态结构特点;深入理解茎和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如茎的运输和支持作用、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 科学探究目标:熟练运用观察、实验、对比等科学方法,探究茎和叶的作用;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如验证茎运输水分的实验装置;能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3. 科学态度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其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茎和叶对植物生存的重要意义,树立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意识;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全面掌握茎和叶的结构与功能;熟练掌握探究茎和叶作用的实验方法,理解实验原理。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原理;能够准确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茎和叶的作用,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工具 1. 学生材料:新鲜的植物枝条(带茎和叶)、放大镜、小刀、红墨水、透明塑料瓶、棉花、剪刀、黑色塑料袋、实验记录单。 2. 教师材料:多媒体课件(包含茎和叶的结构示意图、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动画、实验演示视频等)、实物投影仪、提前准备好的实验装置(用于演示茎运输水分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40分钟)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种子发芽后会长出根,那大家看看这盆植物,除了根,还有什么呢? 学生A:有茎和叶! 教师:没错,茎和叶也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形态各异,而且有着神奇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茎和叶的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观察茎和叶的形态(8分钟) 学生分组,观察手中的植物枝条。 教师:大家仔细观察手中植物的茎,看看它的形状、颜色,摸摸它的表面,有什么发现? 学生B:茎是细长的,颜色是绿色的,表面有点粗糙。 教师:观察得很仔细!那叶呢,叶的形状、边缘又有什么特点?用放大镜仔细看看。 学生C: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是光滑的,上面还有很多细细的叶脉。 教师:非常好!不同植物的茎和叶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着独特的结构,这些结构和它们的功能密切相关。 (三)探究茎的作用(12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茎的作用,并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植物的茎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学生D:茎可以支撑植物,让植物站起来。 教师:这是茎的支持作用。还有其他想法吗? 学生E:茎好像能把根吸收的东西送到叶子那里。 教师: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茎是否真的能运输水分。(教师演示茎运输水分的实验:将植物枝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透明塑料瓶中,放在阳光下。) 教师:大家看,老师在瓶子里加了红墨水,过一段时间会发生什么呢? 一段时间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现在看看枝条的茎和叶有什么变化? 学生F:茎变红了,叶子的叶脉也有点红了。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G:说明茎能把红墨水运输到叶子那里,也就证明茎能运输水分。 教师:完全正确!茎就像植物的‘运输管道’,把根吸收的水分和养分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四)探究叶的作用(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叶的作用。 教师:我们知道了茎的作用,那叶又有什么作用呢?大家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H: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教师:你知道得真多!那我们怎么证明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呢?(教师展示提前准备好的用黑色塑料袋遮住部分叶片的植物) 教师:这盆植物有一片叶子被黑色塑料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