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研究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上课前,我们一起先来做个小游戏。(出示两个培养皿,一个培养皿中装有回行针),知道回形针什么做的吗?有什么办法把回形针从培养皿里杯转移到另一个培养皿?要求:整个过程手不能直接接触回形针,磁铁也不能碰到培养皿。 2、学生示范,(出现问题,回形针磁铁被吸了上来,但无法取下) 3、看来磁铁虽能吸铁,但这一次还是不行,老师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装置,老师让它吸回形针,它就吸;让它放,它就放。 观察装置由电池、导线、铁钉组成。 演示电磁铁,吸、放回形针。给它通电就能当磁铁用,真是奇怪!同学们想试试吗? 二、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 1、制作电磁铁 下面我们就来制作这个装置:1)、左手拿钉帽,右手拿导线向外绕在铁钉上50圈。2)、两端要留出15厘米长的导线。3)、导线两头用套穿的方法固定,以免线圈松开。把导线沿同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通上电,去吸引大头针。在做的过程中把这个装置通电、断电反复几次,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记录你的装置吸起了几根回形针。 在实验要求:1).将装置通电断电2次,吸引回形针,并记录。2).每次测试完马上断电,以减少耗电。3).小组分工合作。4).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材料。作好实验记录一。 停!收拾好自己的材料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 2、交流实验结果,认识电磁铁构造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板书)。教师随机小结,铁钉在电磁铁中叫做铁芯,(板书:铁芯)铁芯还可以是铁棒等其它铁性材料。导线在电磁铁中是什么样的?那一圈一圈的导线在电磁铁中叫做线圈(板书:线圈)。电磁铁就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三、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1、 研究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 (1)提出问题 磁铁有南北极,铁钉电磁铁有南北极吗? (板书:电磁铁可能也有南北极。) (2)交流验证方案,确定测试方法:指南针测试。 (3)小视频师示范用“指南针测试”。(先把指南针平放在桌面上,红色一端对准表盘的南端,指针静止后方可进行实验.接通电磁铁的电路,钉尖靠近指南针的一端相互吸引还不能证明电磁铁有磁极,再用钉尖靠近另一端,相互排斥,证明电磁铁有南北极.任何铁制品靠近指南针都能让他偏转.下面请你们测试一下自己的电磁铁的南北极吧.) (4)学生实践探究,记录好记录表(二)。 (5)交流反馈,个别交流,再请每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员把记录表拿到展台上展示。 (6)得出结论: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各个小组的铁钉电磁铁的钉尖的磁极是不同的。 2 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1)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测)板书 可能 线圈缠绕的方向? 电池的正负极? 讨论怎样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提示缠绕方向怎么改变。再提供一组线圈。强调:左手拿钉帽,右手拿导线向内绕在铁钉上50圈。 怎样改变电池的正负极? 学生探究,完成活动记录三和四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正负极有无关系的记录表(三)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正负极有无关系? 我们的假设 ? 不变的条件 ? 要变的条件 ? 实验结果 ? 实验现象( )。 我们发现( )。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无关系的记录表(四)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无关系? 我们的假设 ? 不变的条件 ? 要变的条件 ? 实验结果 ? 实验现象( )。 我们发现( )。 学生汇报 老师小结 我们发现: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