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61428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2781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提升,解析,答案,练习,能力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练习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30分钟 一、巨伞下的城市 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发展,①这个“神话”已成现实。 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两万,每年入冬,风寒雪飘,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qínɡ)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居民们有了这顶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袭扰了。 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这把巨伞的伞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层的塔楼,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市区周围的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的尼龙绳索与桩柱连接,绳索之间串着许多支索,并把透明的有机玻璃塑料膜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 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 伞面上还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太阳能收集器可发挥聚热效能,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②虽然整个建巨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用就可以补偿。 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进门是小家庭,出门是大家庭,邻里街坊相处比从前亲切和睦多了。另外,家家户户省下不少取暖费用,因此多数人对这项工程抱赞成、欣赏的态度。但是,也有卫生专家指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必能适应各种恶劣气候,而巨伞下的男女老少犹如生存在温室之中,天长日久,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巨伞的利弊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然而伞下的威努斯基市却因此闻名全球,成为美国一处新的观光胜地。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兴会于巨伞之下。 1.文章画线句①中的“神话”指_____;句②中的“巨伞”指_____。(4分) 2.读文章第3自然段,我发现_____是巨伞的伞柄,_____是伞骨,_____是伞面。(3分) 3.巨伞发挥聚热效能主要靠的是(  )。(2分) A.机电装置      B.太阳能收集器 C.伞形建筑 D.巨大的玻璃亭子 4.你是怎样看待威努斯基市的这顶巨伞的?(4分) _____ 二、青蛙和电子蛙眼 ①一个飞机场内,指挥人员正在指挥飞机降落,他们每次都能指挥得准确无误,没有丝毫差距,使飞机准确降落。 ②为什么指挥人员能指挥得这么准确?到底是什么隐藏的高科技帮助了他们?原来,是人们从青蛙身上得到了一些启示。 ③事情是这样的:很早以前,仿生学家发现青蛙的眼睛有些蹊(qī)跷,非常特殊。他们发现青蛙的眼睛好像和其他的动物不一样,青蛙的眼睛比较突出,于是他们就对青蛙有了深厚的兴趣。 ④经研究发现,青蛙虽然对活动的东西非常敏锐,但是却对静止的东西“视而不见”,而且一遇到光就不能动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⑤仿生学家经过多次实验,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青蛙眼睛的奥秘。原来,蛙眼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分成五类,一类只对颜色起反应,另外四类只对运动目标的某个特征起反应,并能把分解出的特征信号输送到大脑视觉中枢———视顶盖。视顶盖上有四层神经细胞:第一层对运动目标的反差起反应,第二层能把目标的凸边抽取出来,第三层只看见目标的四周边缘,第四层则只管目标的明暗变化。这四层特征就好像在四张透明纸上的图画,叠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图像。因此,青蛙的眼睛对活动的东西非常敏锐,对静止的东西“视而不见”。 ⑥仿生学家模仿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使机场的指挥人员能更加准确地指挥飞机降落。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迟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