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79255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件

日期:2024-05-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63336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新航路,航路,开辟,后的,食物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目录 CONTENTS 美洲物种的外传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01 02 03 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重点:物种交流的主要表现及特点; 难点:农作物交流对人类命运的影响;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玉米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弟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并居杂粮之首。 思考: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玉米传到到世界各地历史背景。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在欧洲的传播 1.主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 2.时间和路线:15世纪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在欧洲的传播 3.传播地区 玉米:从16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17世纪,传遍欧洲各国。 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番茄:18世纪中叶开始食用栽培,并进行改良教育。 辣椒:15世纪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在中国的传播 玉米 明朝时期,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 现在丘陵地区种植,后来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 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其种植已遍布全国 马铃薯和甘薯 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番茄 明朝万历年间,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做观赏和药用植物 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辣椒 明朝时期,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中国有利于水稻和小麦种植的土地相对太缺乏了,从这个角度看,哥伦布大交换是很大的恩惠,中国迫不及待地接收了它,原来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等作物。甘薯、玉蜀黍、大花生、烟草、辣椒、菠萝、腰果、树薯(木薯),所有这些都流入福建、广东,并逐渐传播至中国各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谁能想象,若没有成堆的辣椒,今天的川菜会是什么样子? ———据《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这种食物交换在中国起了什么作用? 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使中国物种急剧增多;使中国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史料探究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 ———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万历庚展,客有泛舟之安南者,公偕往。比至,酋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飨土产曰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未几伺间遁归。……壬午复,乃抵家焉。……初,公至自安南也,以薯非等闲物,栽植花坞,冤白日,实已蕃滋,掘啖益美,念来自酋,因名“番薯”云。 ———《凤冈陈氏族谱》 依据上述材料,谈谈甘薯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1.第一条途径是从吕松(今菲律宾)传入福建漳州、泉州、莆田、福州一带。明朝万历年间,福建长乐商人陈振龙到菲律宾经商时发现甘薯产量高,味道好、易于栽培,且适应性强,于是他以重金买得几枝薯藤回国,并试种成功。 2.第二条途径是由安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