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98815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48714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7课,国家,出路,探索,列强,侵略
  • cover
(课件网)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1.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太平天国运动),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01 02 03 04 目录 课程标准 一、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为严重。 ———李侃《中国近代史》 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材料二:满洲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内部原因:清政府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三:1846至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连续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人祸天灾,使人民陷入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 ———李侃《中国近代史》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频发 注意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激化,鸦片战争后的资本主义侵略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运动原因 早在19世纪40年代,多次科举不中的洪秀全受西方传教士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对农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拜上帝教组织不断壮大,起义一触即发。 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运动过程 太平天国运动示意图 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各项制度,并分封诸王; 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北伐西征:定都天京后,经过北伐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 天京变乱: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太平天国开始衰落; 后期防御:陈玉成、李秀成在后期军事作战的成败; 天京陷落: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四: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根,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五: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天朝田亩制度》 思考:阅读上述材料,归纳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土地分配问题 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产品分配问题 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分配方法: 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 进步性 ①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②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局限性 空想性:①主观上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②客观上,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落后性:③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