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90858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综合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873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学期,社会,制度,国家,必修
  • cover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图是晚清选官制度变革表(部分),据表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有( ) 1898年,设立经济特科,以内政、外交、理财、考工、经武之学取士。 1901年,设立各级学堂。8月,诏自次年始科考内容改为: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三场试四书五经,并废八股程式。 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毕业生都给予不同的功名。 1906年,诏令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1907年颁布《廷试录用章程》,规定凡在外国高等以上各学堂毕业生,经学部考察合格,奉旨赏出身后方可参加廷试,廷试后再授予官职。 ①应对统治危机是变革的重要目的 ②官员的录用方法呈现多样化 ③中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从此确立 ④科举取士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854年,英国议员向国会建议将政务分成机械工作(例行工作)和智力工作,机械工作录用的学历标准为中学文化水平,智力工作指的是带有政治性质或者是行政管理性质的工作,需要由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员担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机械工作不需要考试录用 B.政务分工有利于科学管理 C.文官选拔受到了议会的操控 D.智力工作重要性超过机械工作 3.西汉对于官僚权、利的约束较为有效,如荐官有责、上计考课、设刺史以查地方、职务回避制等做法,都从制度层面对官吏用权加以制衡,使得权力不至妄为,因而“政平讼理,百姓无愁怨,”这体现了西汉 A.官僚制度臻于完善 B.官僚约束较为有效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4.唐代吏部考功司专门负责官员政绩 德行等考核,由考功郎中主持,参与官员考核的专职官员多达50余人,尚书省另派大臣前往主持。这一做法旨在( ) A.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B.完善科举选官制度 C.减少政治决策失误 D.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5.汉代注重人才多途入仕,如察举制考查科口就打一大至包括孝廉、茂材、贤良方正、文学、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及其他特殊科口。武帝时还曾下诏要求每郡必须举荐一人,“不举孝”及“不察廉”的二千石都须受罚。其主要目的的是( )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C.打一大王朝统治基础 D.巩固儒学主流地位 6.历代官员监察制度的演进,体现了统治者对吏治清明的重视。表1是有关秦汉、隋唐、两宋、明清四个时期官员监察制度的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十三州部刺史 ② 十道监察区 ③ 台谏合一 ④ 六科给事中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7.美国1883年通过的《彭德尔顿法》规定“禁止文官参加政治运动和捐助政党活动经费,不准以官员职位的分配作为政党竞选的许诺。同时政府文官不犯过失不得撤换。”这表明美国( ) A.政党政治弊端消除 B.文官素养得到确保 C.行政管理日趋规范 D.官员贪腐现象杜绝 8.明代科举考试实行南北榜制度,南北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南方学子占55%,北方学子占35%,其他地方占10%。这一制度 A.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B.化解了南北方的矛盾 C.利于笼络北方士子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9.1829年3月,杰克逊总统上台后,认为取胜的政党应该把公职作为战利品分给该党的支持者。这一制度所依据的是任职者对执政党的“忠诚”而非能力,后逐渐暴露出其严重的危害如:腐败盛行,政党的更迭导致公职人员大量更换,破坏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降低了行政效率。材料意在说明( ) A.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B.美国文官制度的弊端 C.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 D.政党分肥制一无是处 10.曾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认为,英国文官制度“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群体“浸透了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