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课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 【设计理念】 通过情景剧导入,让学生对自我意识的初步了解,感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通过自主探索,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并正确面对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情感目标:通过自我暗示、自我认同和别人的夸奖,建立自我认同和自信心。 技能目标:初步了解自我意识,培养自信心,建立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自己的独特性和闪光点。 难点:从正确地评价别人向正确地评价自己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情景剧表演用的小道具。 【教学过程】 环 节 目 标 操 作 建 议 观察岛(热身暖心) 通过情景剧,让学生认识到外表不能决定内在价值。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1.课前让学生按座位分组。2.分别选2组学生表演情景剧。 注意时间的把握,学生表演时老师注意倾听。 活动营(体验分享)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让学生明白,有时我们高估了自己,有时我们又低估了自己,有时甚至会失去自我。 1.学生分组讨论:“如果我是一枚种子,会选择黄金还是稀泥?为什么?”2.让学生自主探索,寻求自己的答案。3.讲故事:《斯芬克斯之谜》。4.故事分享之后,让学生先猜谜语。5.寓言故事分享:《小鹰与母鸡》。 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老师要给予回应,而不是判断。 分享屋(总结提升) 老师引导学生学会置身于一个合适的角度和位置,看清事情的全貌,看待自己也是如此。 1.通过小红同学的故事,让同学们一起来分析,是什么让小红的一天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2.教师总结:外表不能决定内在的价值,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让学生多说多分享。老师不要过早的给予答案。 拓展园(拓展延伸) 要让学生体会到要全面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如果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就会陷入自卑之中;如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就会陷入骄傲之中。 活动:透过别人的事例,换位思考,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己。1.让学生尝试用“我”作为一句的开头,写出八句话。2.利用“好朋友眼中的我”进入互动环节,让学生之间进行心灵探索。3.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位同学都分享自己填写的内容。4.每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分享。5.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声喊出好朋友的名字。教师引导: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关注别人。我们的优点不是自己发现的,而是由别人发现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我们用赞许的眼光和态度去面对别人,就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学生站起来,氛围要调控好。 【活动反馈】 1.学生对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具有较高的参与度。 2.经过教师引导,学生是否对自我意识、自信心的培养、价值观的建立有初步了解。 【参考资料一】心理学背景知识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曾师从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埃里克森在他的《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人的八阶段发展理论,建立了自己的心理社会化发展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根据发展任务完成的成功与否,分为两个极端。靠近成功的一端形成积极的品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处于两级之间的某一点上。 小学阶段正好对应埃里克森发展阶段论的第四阶段: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第四阶段为学龄期,大概是从6岁到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进入了社会,他们不仅自己尊重自己,也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认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