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08761

2.1 学习伴成长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769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学习,成长,格式,教案
  • cover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1课时 学习伴成长 课型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课时 三维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求新知的能力;提高正确看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知识目标:认识学习的要求;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体验式、探究式教学为主,结合学生实际设置问题进行探究。活动式、讲授式。 使用 教材 构思 第一目“打开学习之窗”,帮助学生打开学习新视野,讨论学习与个体成长的关系,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懂得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习将伴随我们一生的成长,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 第二目“学习点亮生命”。本目围绕“学习点亮生命”来阐述学习对于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生长的重要意义:学习使我们获得基本的生存知识与技能;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开阔了生活的视界;学习是生命生长的持续动力,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教学设计首页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视频导入(见课件) 播放动画《菲菲学飞》,引导学生通过菲菲学飞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毛毛教,老师教,重要的是自己要不断练习)教师总结学生的感悟,导入新课。 方式二:情境导入 设置问题情境:课件展示繁体的“学习”,你认识这两个字吗 图中①———代表着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讨论,然后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故事导读-- 名人启示:仝正国(仝[tóng]同“同”,姓氏。) 初中毕业38年后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 201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她又两次考研但都遗憾落榜。 2014年1月4日,65岁的仝正国第3次走进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场,希望圆自己的研究生梦,她坦言:“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 这位高龄考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梦想而努力,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打开学习之窗 活动一:探究活动:请认真观看视频《什么是学习》 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学习?中国人的学习和西方人的学习有何不同? 2.你怎么样看待学习? 欣赏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有奖征答:关于繁体字的解读。。。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填写问题要点。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阅读教材P15, 直观性强,激发学习兴趣。 联系本身,亲身体会的学习生活。 小组及个人计分鼓励,激发学习气氛,鼓励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教师点拨学习的内容。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教材P15) 思考: (1)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 ●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 ●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伴喝倒彩,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同伴一起聊天。 (2)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 教师总结: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等等 活动三:辩论赛 辩论:学习必须在学校完成吗? 教师总结: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 (二)学习的特点 让学生阅读解决-- 学生认真观看后回答,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勾画笔记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勾画笔记 正方: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来自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