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45397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测量专题训练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4515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科学,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入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测量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2019七上·浙江期中)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  ) A.4℃ B.一定是-40℃ C.0℃ D.应该略高于-40℃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大气的温度 【解析】【解答】冰水混合物中的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度,晶体在熔化时和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冰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当外界温度高于0度时,热传递只能促进冰熔化成水,外界温度低于0度时热传递只能促进水凝固成冰,外界温度等于0度时冰水混合物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所以无论外界温度怎样变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度,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 【分析】掌握摄氏温度的规定。 2.(2017七上·海宁月考)体温计水银面指在 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 结果第一次为 37.5℃,第二次为 38.5℃,第三次为 38.5℃。则(  ) A.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 C.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体温计特点,因为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特别细的弯曲,所以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温度下降时特别细处断开,液柱不会下降;体温计使用前必须将液柱甩到刻度以下,才能测量人的体温。 【解答】由题可知,用一只液柱在37.5℃的体温计未甩的情况下去测量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 结果第一次为 37.5℃,第二次为 38.5℃,第三次为 38.5℃。依据体温计结构可知体温计有只上升不下降的特点,所以测得的温度为37.5℃的,实际情况可能是体温低于37.5℃或等于37.5℃。第二次温度为38.5℃,液柱有上升的情况所以这次的温度能表示学生实际的体温。第三次时的温度与第二次相同,由第一次的分析可知,这时的实际情况可能是体温低于38.5℃或等于38.5℃。所以第二次的一定正确,第一次、第三次可能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 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大于15mL B.肯定小于15mL C.肯定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 【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误差分析 【解析】【解答】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5 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15mL. 【分析】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4.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 A.一样大 B.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无法判定 【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膨胀钢尺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玻璃的实际值偏小; 冬天由于钢尺的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因此对于同一块玻璃的测量,其冬天的读数比夏天大,选项A、B、D都不正确,选项C; 故选C. 【分析】 5.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