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49786

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 课件(49张PPT)+素材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5次 大小:285744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课件,49张
    (课件网)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西昌航天学校 朱远霞 泰山之雄峻 黄山之幽奇 匡庐之韶秀 峨嵋之清凉 黄河之浑茫 长江之浩渺 西湖之妩媚 洱海之绚丽 答谢中书书 答复 谢征,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 信 陶弘景 书 书,书信,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可以记事抒情,可以写景,也可以议论等。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写作背景简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划出不会读的字词; 听朗读录音,注意: 字音、节奏、语气;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如云,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跟读,注意字音 yuán yù tuí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交相辉映 全、都 季节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Yù)欣赏 消散 朗读课文,正音并解释重点词语。 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或指天堂。 指人间 山川景色的美丽,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论的。 高峻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早晨,薄雾将要消散,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傍晚,夕阳快要落山,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 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课文译文 美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1、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静中有动) 2、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动中有静;视觉,听觉) 三、感慨自然之美景。 结束全文,呼应前文。 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 总写:山川,古来———美 高峰、清流 两岸、五色 分写— 青林、四时 晓雾、猿鸟 夕日、沉鳞 总写 抒———欲界、未复 四时 晨昏 美 答谢中书书 四时 晨昏 美 答谢中书书 四时 之景 晨昏 之景 美 答谢中书书 深入文本,理清结构 精读课文,析美文美点。 1、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之美,你看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2、退隐山林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自己的什么感情呢? 3、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品味意境美 1、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之美,你看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