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01379

第4课 下雨啦(2)(教案) 美术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70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4课,下雨,教案,美术,一年级,上册
  • cover
《下雨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发现的眼睛观察下雨的不同,用长短、粗细、疏密等不同的点和线,表达雨中的情景,还有色彩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雨中的情景,体验在雨中的不同心情,表现学生在《下雨啦》中的独特心情和情景。体验不同的观察方法(从局部感知到整体感受),提高观察细节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画笔对线条、色彩表现《下雨啦》的愉悦心情,通过观察感受雨中的独特美感,享受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审美状态。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学习观察的方法,发现不同的雨,用长短、粗细、疏密等不同的点和线,表达雨中的情景,还有色彩的表达。      教学难点:表现角色动态、雨具在雨中的联系及不同情景故事。      解决措施:通过观看视频,观察雨的多种形态,利用图片定格下雨的瞬间,引导学生对比、欣赏,找到雨与点、线之间的联系,体验用有方向感的点、线画雨景,带来的不同美感。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课件。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观看视频卡通动画,欢快导入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看下雨了与不下雨时有什么不一样。请同学说出来。      (板书)下雨啦      (二)探索新知      1. 欣赏动画,提问: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下雨的景象。 我发现:下雨时,雨有时候像点,有时候像线。树随风雨摆动,花草弯了腰,地上、水里有波纹。人们打伞,穿雨衣、雨鞋,车轮溅起水花··· ··· 2.看图片,提出问题:哪个画的是大雨,哪个是小雨?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雨的大小和线段长短、粗细、疏密的关系。      3.看图说一说:雨具有哪些?    雨具有雨伞,雨衣,雨鞋……    4.创作引导   (1)出示画家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三)师作范画 1、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雨的画法,雨中的不同,了解下雨的绘画语言表达方法。 2、归纳并板书作业要求: a.归纳总结:体现雨的方法有很多种———昏暗的天,乌云,雨点或线,弯腰的树木花草,打伞或穿雨衣的人,雨鞋,地上或水里的波纹,车轮溅起的水花等等。 b.可以画雨中的景色,雨中有趣的事…… (四)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步骤:      1、先用铅笔勾线画出主体的人物或动物;      2、画雨,要注意雨和风的方向;      3、涂主体色,注意露出主体颜色,    4、添加环境,注意雨景的色彩。 教师巡视、帮助学生。    作业讲评    1.点评学生的作品。 2.讲解学生哪些地方画得好,哪里还可以更好。   3.请同学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六)总结: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观察了雨、画出了雨的色彩、形状,表达了独特的心情,让我们期待更多的美发生在《下雨啦》……      (七)拓展      观察家乡的雨季,体会家乡雨景的独特美感,画画家乡的雨。      《下雨啦》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造型·表现,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细细地观察,会发现很多事物在雨中都产生了变化,人物、动物都会因为自己的需求产生不同的心情,欣赏雨中故事,体会下雨时的快乐和互相帮助的情谊。      一年级的孩子观察事物简单,对事物的印象常常是先入为主,引导孩子们去细致地观察事物,细细体会其中的特点,是美术课的职责。希望通过这样的美术课,慢慢建立起孩子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