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2课时 ———尊老敬老过重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6-17页,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秋天里重要的节日———重阳节即敬老节,了解节日文化、感受节日魅力,体会节日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尊重老人,学会关爱老人,感受不同节日的特点和人们独特的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能说出重阳节的来历、常见的习俗和活动。 2.具有尊敬长辈、尊重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通过采访他人、观看影像资料和图片,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能辨识尊重老人的常见做法。 随班就读学生个人目标: 1.知道重阳节要吃重阳糕、要登高、可以看菊花等。 2.能够说出尊敬老人的行为,如:捶背、倒茶、送礼物等。 3.培养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和活动。 2.培养尊敬长辈、尊重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准备: 1.视频:小敏制作重阳糕 2.视频:全国敬老活动新闻 3.写绘作业:重阳习俗的收集 4.课前预学单:收集家中长辈年轻时和现在的照片 5.两场情境表演模拟练习 6.小敏的发言和小敏家长辈的发言 7.重阳糕一份,菊花酒一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品尝美食 走进重阳 【活动过程】 播放小敏学做重阳糕的VCR,让小敏与大家分享品尝美食。 2.人们过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时间是?(板书:①重阳节、②农历九月初九) 【设计意图】知道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了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节日的感情。 3.今年的重阳节是哪一天呢 有谁留意过?老师为同学带了一张挂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设计意图】通过挂历寻找,进一步强化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同时为教师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4.为什么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重阳节呢 (课件介绍: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所以把这天叫作重阳节。) 活动二:小组交流 了解重阳 【活动过程】 1.小组交流:写绘作业《我知道的重阳习俗》 (汇报预设:) 小敏,你知道重阳节吃什么? 吃重阳糕:在这一天,大家都吃重阳糕,意寓健康长寿。 小雪,你知道重阳节喝什么? 饮菊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据说喝了菊花酒可以祛除百病。 (3)登高:就是登山,是重阳节里最重要的活动。 谁在这个节日里登过山了给大家讲讲你登高的感受。 重阳节这天,大诗人王维也在登高。学生和教师一起吟诵古诗。(视频) (4)赏菊:观赏菊花。秋天里你们看到过菊花吗 常州市的青枫公园每年都会举办菊花节,大家可以观赏。 (5)佩茱萸、簪菊花:茱萸是一种植物。在重阳节里,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或插在头上,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认为这样可以解除凶秽,以招吉祥。(出示佩茱萸、簪菊花的图片) 【设计意图】小组学习,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从而更深刻地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加深感受。 2.引导学生讨论通过了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对重阳节有什么感受 (活动真多、活动有意思……) 3.小结: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 活动三:聊天采访 感悟尊老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知道重阳节又叫敬老节,感受社会各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激发学生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愿望。 1.师:现在的重阳节还有一个新的名字呢,你们知道吗 (板书:④敬老) 你知道为什么又叫“敬老节”吗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在数字中又是最大的,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在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 2.师: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