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446897

第六章燃烧的学问第一节探索燃烧与灭火课后习题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含解析)

日期:2025-11-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323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燃烧,第六,改版,上册,九年级,化学
  • cover
第六章燃烧的学问第一节探索燃烧与灭火课后习题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共12题) 1.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 B.秸秆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木材架空后,燃烧会更剧烈———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图标具有高度浓缩并快捷传达信息、便于记忆的特性;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3.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被火围困迅速从电梯撤离 B.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C.夜晚煤气泄露开灯检查 D.将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 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C.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 D.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 5.在古代,人类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取火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乙: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丙: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功。这三句话的正确顺序是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甲丙乙 6.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B.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 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7.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B.用水来灭火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是为了高温物体和可燃物分离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二者氧气的浓度不同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硬水经过过滤后就能变为软水 B.空气质量级别为Ⅳ属于轻微污染 C.房屋着火时可用高压水枪灭火 D.水中Ca2+、Mg2+增多会导致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和繁殖 9.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以站立姿势快跑 C.俯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匍匐前行 10.实验室区分下列物质的两种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氧气和氮气 闻气味 带火星的木条 B 水和双氧水 加二氧化锰 尝味道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点燃 通入澄清石灰水 D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煮沸 A.A B.B C.C D.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B.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让空气流通,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氢气作为燃料的原因是无毒,无污染 12.“安全重于泰山”。以下应张贴在“防火”场所的标志是 A. B. C. D. 二、综合题(共4题) 13.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净化水的操作有①过滤 ②蒸馏 ③静置沉淀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健康,生活中常用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熄灭火焰的主要原理是_____(填序号)。 A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B 隔绝空气 C 清除可燃物 (4)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 (5)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4.(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实验探究题 (实验回顾)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把“易燃空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