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88540

【期中拓展】2021年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拓展综合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2088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期中,拓展,2021年,语文部,编版,四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拓展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55分) 一、给下列字的选择正确注音,打“√”。(8分) 隐蔽(yǐn yǐng)丝毫(hào háo) 挖掘(jué juē) 慎重(shèn shèng) 搜集(shōu sōu )倾斜(qīng qīn) 骤雨(zòu zhòu)布置(zhì zì ) 二、查字典填空。(4分) (1)如果不认识“瑟”字,可以用____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在“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意思是____(①发抖 ②青绿色)。(填序号) (2)“缘”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再查____;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在“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___,在“无缘无故”中“缘”的意思是____。 三、选词填空。(6分) 继续 连续 陆续 (1)雌燕子在窝里产下了蛋,它们的邻居( )飞到窝边送去祝贺。 (2)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 )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3)我( )在花盆边观察了好几天,终于看到种子发芽了。 均匀 平均 匀称 (4)这姑娘身段( ),皮肤洁白细腻,淡妆浓抹都楚楚动人。 (5)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空隙。 (6)三个人分六个苹果,( )一人两个苹果。 四、连一连。(4分) 无边的  鹫鹰    拿取  猛兽 严厉的 嘴巴 驱赶 火种 凶恶的 黑暗 承认 锁链 尖利的 惩罚 砸碎 错误 五、补充成语。 (8分) 风( )浪静 山( )地裂 摇摇( )坠 心旷( )怡 赏心( )目 兴奋不( ) 流( )忘返 响彻( )霄 六、我们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4分)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七、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所以它能灵巧地避开。”这句话使用的关联词是正确的。( )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意思是蝙蝠的眼睛在夜里能看清所有的东西。( )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 八、下列句子中,括号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刹那间)就夺取了一个阵地。 B.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忽然)下午下了雨。 C.这位外科大夫医术高明,(一会儿工夫)就为患者包扎好了伤口。 D.当他听到母亲病危的消息后,(顿时)吓呆了。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_____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_____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_____筑巢及孵蛋的情况。他们都是_____的人。 2.老师在指导我们写作文时,常用苏轼的名句“_____,_____”来教育我们写作时不要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诗句“_____,_____”蕴含的哲理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妙。 3.将下列谚语补充完整。 (1)立了秋,_____。 (2)八月暖,_____,十月还有_____。 4.爬山虎是如何向上爬的?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 拉 变 贴 巴 触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第二部分 阅读与写作(45分) 十、阅读理解(10分) _____ 蜡烛并不起眼。用蜡裹成一根小小的蜡烛,中间穿根芯,就制成了这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蜡烛。 有人说,“蜡烛在现代社会里是落后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