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00137

苏教版(2001)六年级科学上册 2.5 地表的变迁 教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343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教版,2001,六年级,科学,上册,地表
  • cover
地表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2.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知道什么叫风化。 4.知道什么叫侵蚀。 5.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会使地表产生变化。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对地表的影响。 2.难点:了解家乡地表的改变情况。 【教学准备】 喜马拉雅山的一些资料,酒精灯、装有水的容器、小石块、镊子、火柴,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过渡:大家看过化石吗? 2.欣赏化石图片。 3.思考:化石有什么作用?(了解地球的过去) 4.录像:欣赏世界风光。 5.揭题:多美的世界,从古到今地球的表面都是这样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地球的过去,探究地球表面的变迁情况。(板书课题) 二、推测喜马拉雅山的过去 1.过渡:有人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根本没有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交流:为什么说那里可能是海洋?有何证据? (化石,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4.小结:只有证据才能说明事实。有了化石等证据,科学家才会对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有这样的推测。 三、初步探究是什么力量让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 1.提问:世界上那么多的地表形态是怎么形成的?是什么力量造就的呢? 2.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4.小结:地球本身的能量,在太阳的照射和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四、了解家乡地表的变化 1.提问:我们身边的地表曾经发生过变化吗?怎样才能知道?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我们的家乡地表肯定发生过变化,至于怎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询问老人、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咨询有关专家、上网搜索等方式获得答案。 五、探究自然界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1.过渡:太阳、冰川、海浪、流水真有这么大的力量? 2.学生发表意见。 3.谈话:大家说得不错,这些确实能说明问题,让我们通过小实验来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吧。 4.研究风化的作用。 (1)出示:沙子和泥土。提问:它们都是大岩石变成的吗? (2)交流推测的理由。 (3)做石子变小实验。(分组提供器具、实验要求、填写报告、交流实验情况。) (4)推测:自然界的大岩石是怎样变成泥沙的? (风吹、太阳的照射、雨水冲刷、物体热胀冷缩……) (5)交流、小结:什么样的过程叫风化。 5.研究侵蚀作用。 (1)过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滚滚河水夹着、裹着泥沙向东流去,谁知道流水有什么作用? (2)演示实验。(水搬运。) (3)讨论:大自然中除了流水的作用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碎屑带走? (4)交流、小结:什么样的过程叫侵蚀。 6.总结: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六、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1.提问:人类的活动在地球上已有几百万年,那人类的活动对地表的变化有影响吗?如果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2.分组讨论。 3.交流汇报。 4.欣赏:人类的足迹。 【教学反思】 由于地貌变化是巨大而漫长的历程,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有些连它们的形式也未曾听说过,致使他们感到学习内容比较枯燥,难以接受,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短片,逼真地在网上再现出了这段历史,再配以生动的文字简介,从而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很好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内容虽然比较单调,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学生的求知欲很强,有很大的可塑性,尤其是喜好动手动脑,亲自探索知识奥秘;课前,从网络下载本课提到的相关资料,再配以课文中适当的图片的扫描,并加以添加或删改;利用液晶投影机,网络查找有关资料;下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