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12901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交流平台” 教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215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 cover
化教为练 提升概括能力 ———以统编四上语文园地七“交流平台”教学为例 【设计理念】 统编四上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采用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围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交流。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语文阅读能力中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统编版教材注重语文要素的层级渗透、语用实践的层层推进。关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四上第四单元已有铺垫,即“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一件事”的主要内容;本单元重在训练学生“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的方法来把握“多件事”的主要内容;四下第六单元教给学生“把每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的方法把握“叙事性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己。”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树立训练意识,给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让每个孩子在实践过程中丰富经验,自己去体会、去构建学习的方法策略。因此,笔者以单元复习单为载体,帮助学生巩固、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语言实践中,变知识的掌握为能力的发展,切实提升中高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借助表格,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总结“根据课题提示把握主要内容”以及 “把握‘一件事’‘多件事’主要内容”的方法; 2.勾连教材资源,在拓展训练中进一步巩固方法,提升概括能力,落实语文要素。 【教学流程】 板块一:回顾课文内容 总结概括方法 1.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古往今来一位位爱国志士的“家国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蓄须明志”的梅兰芳,他们的事迹成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话,在中华儿女中广为传颂。 现在谁能借助复习单中的表格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表格1: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多件事”概括(表格1) 课 题 人 物 主 要 事 件 我的发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1.修身课上, 2.十二岁那年, 3.一个星期天, 《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 拒绝为日本人演戏 1. 抗日战争胜利后,宣布登台唱戏。 2. 3. 4. 3.学生对照表格,自由练说主要内容。 4.指名几名学生按照表格分别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5.小组讨论:对照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6.小组汇报反馈,总结方法:有些课文写了多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课标对第二学段提出的阅读目标,这个要求看起来似乎不高,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即便到了第三学段依然不能“初步把握”。给学生搭建“表格”支架,一方面能帮助他们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表格的梳理、归纳,将零散的知识加以总结变成理论的、整合的方法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板块二:阅读“交流平台” 前后“关联”“整合” 1.请大家自由读读3个学习伙伴的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阅读。 3.交流阅读收获。比如,题目可以帮助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出示表格2、表格3,分小组完成。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题提示”概括(表格2) 课 题 以课题为中心提问(人物、时间、事件……) 主要内容 我的发现 《观潮》 问题1: 问题2: …… 《盘古开天地》 问题1: 问题2: ……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件事”概括(表格3) 课 题 起 因 经 过 结 果 我的发现 《普罗米修斯》 《女娲补天》 5.对照表格,分小组讨论发现了什么。 6.分小组汇报学习收获: 组别1: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题的文章可以选择用“课题扩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