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55153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172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
  • cover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9分)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枯涸( ) 栖( )息 liáo( )亮 zhù( )蓄 chénɡ( )清 肥shuò( ) 清liè( ) 酝 niànɡ( ) 2.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响亮: (2)……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天气,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慈善: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是( )(2分) A.七八个星/天外 B.江春/入/旧年 C.几处/早莺/争暖/树 D.断肠人/在天涯 4.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6分)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答: (2)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答: (3)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答: 5.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2分) (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两个黄鹂鸣翠柳( ) (3)踏花归来马蹄香( ) (4)一枝红杏出墙来( ) 6.将下列诗题、作者、朝代、体裁用横线连接起来。(5分) 《观沧海》 马致远 五言律诗 《次北固山下》 曹 操 散 曲 唐朝 《钱塘湖春行》 辛弃疾 四言乐府 汉朝 《西江月》 王 湾 七言律诗 元代 《天净沙·秋思》 白居易 词的小令 宋代 7.请找出下面五首诗词中与“水”有关的诗句。(5分)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西江月》: 《天净沙·秋思》: 8.根据所给的句子,续写。(30字左右)(3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面对夕阳,我却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诗歌《钱塘湖春行》完成9-11题。(7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从 到 最后到 ,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 、 、 ,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3分) 10.请试说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答: 1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答: (二)阅读文章《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12-16题。(11分) ⑴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⑵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2.第⑵段的描写对象是 ,其特征是 。(2分) 1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理由是 。(2分) 14.划线句A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灵气、多情。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 。(2分) 15.划线句B是一个比喻句,其本体是 ,喻体是 。你能否从语段中再找出其他的比喻句?(至少一例)如: 。(3分) 16.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2分) (三)阅读文章《春的色彩》完成17-20题。(10分) 春的色彩 一年四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