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内容:人教版中学化学八年级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课标要求: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分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的一节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本实验活动是第二个学生实验活动。主要是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验证,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学好本节课对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中气体时的药品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维培养极为重要。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操作,已有一定的实验技能,但实验操作能力还不强。在学生实验前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引导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与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简短的文字和图表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锥形瓶、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稀盐酸、大理石。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单。 教学设想:通过实验活动,培养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课题,明确实验顺序和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实验中首先要求学生明理,即每个实验操作都有一定的规则和原理;后讲序,即有正确的操作程序;再求真,即观察、描述、操作、结论要准确、规范,实事求是,逐步使学生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尊重实验室事实,不说假话,不做假事的品质。 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学生应用对比实验,突出现象的本质,对照进行观察,通过变异求同的比较,使事物的特征更鲜明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白纸反衬,使现象的观察更加清晰。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分析如下: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 (2)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学生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有的组就做另一个试验了,有的组又观察了一会,发现变澄清了。这个现象让学生非常兴奋,学生感到实验很神奇。面对新的生成实验,学会用实验来说话才使得课堂教学既生动且更有说服力。我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指导,然后学生重新做这个实验,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沉淀消失;加热以上溶液→再次生成沉淀,并放出气体;④向上述浊液中滴加盐酸→沉淀再次消失,并放出气体。 【设计意图】以上现象明显,同时也教育学生不要墨守成规,要勇于尝试新事物,勇于发现和探索,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全面的培养了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所发生的反应,进而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元素种类不变。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