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课题1中介绍了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化学方程式。本课题进一步介绍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包括其书写原则、书写步骤,其重点、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材中的“方法导引”栏目中介绍了常用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在课堂上适当组织练习,但由于学生思维的差异性,以及诸多配平方法的相似性,不宜讲授过多的配平“技巧”,倡导让学生自主练习,归纳适合自己的方法,充分发挥其个性和创造性。 本节课完成了化学用语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之间的变化,且化学方程式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中,是一门重要工具。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对配平的方法加以总结,用语言形式表达,学习归纳思维的方法。 (2)在练习书写方程式的过程中,提高书写化学式的能力。 (3)将微观模型、宏观文字、现象转换成化学符号,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讨论,进行尊重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认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越性,体会化学语言的简洁、实用,调动学生学好化学的积极性,渗透化学学科中的“守恒思想”。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初步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化学式的书写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可运用已学知识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进行预测。 四、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六、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本节课以多个活动元的形式展开,拟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归纳得出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 2.阅读法: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方程式中箭头符号的使用规则。 3.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前情回顾: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2)从书写文字表达式到化学方程式,有些什么变化;(3)你能多角度阐述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吗?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播放教学片段的视频 (三)总结书写原则,并引发认知冲突,进而从微观角度定义配平、定义化学计量数 【说明】若化学计量数为“1”,则“1”省略不写 学生聆听,并在脑中梳理这些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阅读学习目标,观看并回答视频中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违背了什么原则? 与教师互动,从微观角度体验“配平”的过程,填写学案内容。 (1)回顾质量守恒定律,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推进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比较,得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3)从宏观递进到微观,让学生真正理解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本质。 活动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一)配平初尝试 【设问】若没有对应的分子模型,你能配平吗? P+O2 P2O5 2、让学生尝试讲解配平的思路,并适当进行引导,归纳出最小公倍数法。 3、启发学生思考其他的配平思路 课件展示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尝试书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口答和板演 认识到配平的方法不止一种,“殊途同归”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不同的思维能力 (二)高手闯关 小组活动: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并试着找出配平方程式的妙招 (1) KClO3——— KCl + O2 (2) H2O2——— H2O+ O2 (3)__C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