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课 图画文字(二)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象形文字的悠久历史及演变过程,初步感受象形文字的美感。 2、用创意的工具表现出象形文字和象形文字组合的画面,使之既有文字的形式又有画面的美感。 3、感受汉字的魅力,让学生更加喜爱汉字、珍惜汉字、激励学生学好汉字。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尝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象形文字的美感,感受古老的文化之旅。 教学难点 尝试用创意工具来表现象形文字,体验创造乐趣。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导入新课 今天的课堂,请大家跟着老师走进博物馆,让我们从一件神秘的展品开始。 (出示图片)请看大屏幕,有谁认识这是什么 这些符号像什么向我们传达了什么 2、教师小结。 大约五千年前,为了便于记录和交流,我们的祖先根据事物的特征,在龟壳和兽骨上,刻下了一些图形符号,也就是文字最早的雏形———甲骨文,再到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其中,甲骨文、石刻文、金文都算是象形文字。 活动2【讲授】二、 学习探究 1、认识了解象形字。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认出来的谁愿意和大家分享 ———木,就像冬天的树,还有树干。 ———羊,卷卷的两个角,变成了两个点。 (出示图片) 再看两张图。为什么会想到车另一张是什么 ———鸟,与现在的字相比,有很大变化,但有一样没变,就是眼睛,还能找到象形字的影子。 ———车, 大家可以看到轮子,车上还有两个人在驾驶,上面有漂亮的旗子,这在当时应该是一辆豪华的车。 2、欣赏图文组合的象形字(出示图片) ———猜一猜,这个人在干什么他的左右手拿着不同的兵器,你想到了什么成语 ———谁能看懂这张图,想要表达什么 3、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出示图片)以“鱼“为例。 开始就像画了一条鱼,慢慢变成了秦始皇时期的小篆,再演变成2000年前汉代的隶书,1000多年前唐代的楷书,再到后来的行书、草书。 学生小练习。 这些古老的文字,是不是比我们今天的文字更生动、更有趣请你拿起笔写一写。注意只写一个。 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字为什么 揭示课题。 接下来,老师在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位小朋友,去看看他和他的爸爸是如何学习象形文字的。(播放视频) 谁来告诉大家,他们是如何做的———板书图画文字 欣赏优秀作品。 你还记得刚才的片段吗出现了哪些字如果是你,会怎样补充画面 猜猜后来还发生了什么故事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哪些字还可以怎样丰富画面 再来看两张其他类型的作品,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试着分享里面的故事 7、教师示范。 活动3【活动】自主创作 请大家选择几个自己喜欢的字,发挥想象,创编故事,绘成一幅画。 友情提醒①可以两人合作,也可独立完成。 ②可以模仿,也可以自己创造并书写有趣的文字。 活动4【练习】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四、作业展评 1、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2、送出画框,这样就是一幅精美的作品了。 五、课堂小结 1、除了中国,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有象形文字 教师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