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 六 册 第 7 单元 (我们来玩泥) 课题名称: 泥条小陶罐 教学类别: 泥工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泥条盘筑的特点,初步运用搓泥条、盘筑及粘合等基本技能制作小陶罐。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尝试过程中,学习泥条盘筑造型及其装饰泥工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泥条盘筑造型的美,激发对制陶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泥工造型和装饰美化能力。 教学重点: 泥条盘筑造型 教学难点: 对造型的控制及装饰 教学准备: 学具:陶泥、泥塑工具等 教具:陶泥、泥塑工具、相关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运用泥条盘筑的基本方法制作小陶罐,并加以装饰。 拓展层面:发挥想象。用泥条盘筑叠加制作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过程: 1、 体验与认识 1、 学生复习已学的泥工制作方法,如捏团搓压等 2、教师介绍,并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泥条的盘、编、扭等技法。学生讨论泥条的不同组织方法所产生的形式变化。 3、学生尝试制作泥条的乐趣 4、出示课题 2、 欣赏与感受 1、 通过课件欣赏由泥条盘筑而成的陶罐与运用其他方法制作的陶罐作品,进行比较。 2、 讨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这些泥条盘筑而成的作品有什么特点?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作品? 3、 课件欣赏草编与泥条盘筑作品 4、 讨论:你能看出其中的相似之处吗?说说你的感受。 3、 尝试与练习 1、 师生共同尝试泥条盘筑方法,讨论泥条盘筑成型的优点。如塑造时可塑性大,造型多变等。 2、 欣赏教材中的作品,讨论:除了将泥条盘旋呈螺旋状,你还能作出其他造型吗?你还能进行怎样的设想与制作? 3、 作业要求: 运用泥条盘筑方法造型。 1 制作底盘—泥板 2 捏搓泥条并盘筑成型。 3 刻画、添加合适的纹样进行装饰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4、 交流与评价 1、 作业展示与欣赏 2、 学生自评与互评 3、 师生评价。评价内容: 1 泥条盘筑的陶罐造型有变化 2 泥条的粗细均匀 3 泥条盘筑的纹样装饰变化多 4 泥条的粘接牢固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