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585825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20课 蜻蜓飞舞 教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28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20课,蜻蜓
  • cover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 六 册 第 8单元 (我和电脑交朋友) 课题名称: 蜻蜓飞舞 教学类别: 电脑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画图”工具描,学会表现蜻蜓飞舞的画面,以及排列组合的构图技能,表现有动感的蜻蜓。 过程与方法:在复习使用“画图”工具的过程中,学习旋转、倾斜命令的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电脑工具造型的方便,激发对电脑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自然生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旋转、倾斜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蜻蜓动态的设计以及排列组合 教学准备: 学具:电脑及其绘画程序 教具:优秀学生作品、相关资料、电脑及其绘画程序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运用“画图”工具箱中的基本工具,用复制旋转、倾斜等命令描绘有动态变化的蜻蜓形象。 拓展层面:表现多只蜻蜓飞舞的画面。蜻蜓的排列组合有大小、疏密、重叠、色彩的变化。 教学过程: 1、 观察与讨论 1、出示蜻蜓在自然界中飞舞的图片。 2、请学生讨论交流:蜻蜓的主要组成部分。蜻蜓由小小的头、簿簿的翅膀、修长的身体与尾巴组成,给人轻盈、自由的感觉。 3、教师介绍蜻蜓的生活习性。 4、提示课题。 1、 尝试与体验 2、 讨论交流:用什么工具绘制蜻蜓? 3、 学生尝试绘画。 4、 学生欣范作、思考如何绘画出成群蜻蜓飞舞的画面? 5、 展示并简评 2、 想象与制作 1、 出示一些不同的排列组合图片或学生作业,请学生评一评哪种排列组合方式比较好。 2、 教师小结:在排列组合的时候,注意蜻蜓的大小、方向、以及动态、疏密变化等,画面会更生动。 3、 学生想象、创意表现。 4、 请学生想象蜻蜓的故事,将画面添画完整。 3、 展示与交流 1、 展示学生作品。 2、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3、 学生互评,说说他人的好创意。 4、 教师小结。评价内容: 1 蜻蜓形象是否生动有趣味。 2 成群蜻蜓排列组合是否有变化。 3 能否自如运用旋转、倾斜命令。 4 添画想象的故事是否有想象力。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