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材料的性能 第15课 材料的漂浮能力 1.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木船,因为木材属于( )。 2.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 ),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 )无关,这样的材料属于( )。 3.如右图实验:木板和泡沫板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慢慢的用小勺向上面放等量旳沙( )先没入水中,说明( )漂浮能力比( )大。 4.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制作物品:( )由泡沫塑料制成,它具有耐高温。无皱缩、难分解、不易变形等优点,尤其遇到尖锐物品,不易破裂。 5.在水中(下沉的材料)也能制作成在( )的物品,如( )。 第16课 材料的导热性 1.( )可以在不同的( )材料中( ),材料不同热的传导能力也( )。 2.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 )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 )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所以锅身一般用导热性强的金属做的,锅柄一般用导热性弱的塑料做的。 3.不同金属导热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列是( )等,非金属除了( )、( )外,一般不容易导热。 4. 看图举例说明,生活中人们怎样合理利用材料的导热性。 第17课 保温技术 1.盖棉被、穿棉衣为什么会暖和? 棉被和棉衣里有棉花,棉花( ),而且棉花缝隙里充满空气,( )。穿上棉衣、盖上棉被后,可( ),从而起到( )的效果。 2.保温瓶的哪些设计起到了保温作用? 为什么用玻璃做保温瓶的瓶胆: 。 为什么用木头做瓶塞? 。 热水瓶胆用双层玻璃做并把两层间抽成真空, 。 两层玻璃都镀上了银,好像镜子一样,能把 反射回瓶内。 3.保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 )、( ) 、( )。 答案 第15课 材料的漂浮能力 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木船,因为木材属于(漂浮材料)。 2.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属于(漂浮材料)。 3.如右图所示,木板和泡沫板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慢慢的用小勺向上面放等量旳沙,(木板)先没入水中,说明(泡沫板)漂浮能力比(木板)大。 4.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制作物品:(泡沫救生圈)由泡沫塑料制成,它具有耐高温。无皱缩、难分解、不易变形等优点,尤其遇到尖锐物品,不易破裂。 5.在水中(下沉的材料)也能制作成在(水中漂浮)的物品,如(钢铁制造轮船)。 第16课 材料的导热性 (热)可以在不同的(固体)材料中(传导),材料不同热的传导能力也(不同)。 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所以锅身一般用导热性强的金属做的,锅柄一般用导热性弱的塑料做的。 不同金属导热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列:铜 铝 铁等,非金属除了钻石、石墨外,一般不容易导热。 4. 生活中人们怎样合理利用材料的导热性? 暖气片、锅体等用金属材料制作,导热性强。 锅、勺子把手用非金属材料制作,导热性弱,不烫手。 第17课 保温技术 1.盖棉被、穿棉衣为什么会暖和? 棉被和棉衣里有棉花,棉花(导热性差),而且棉花缝隙里充满空气,(空气也不容易导热)。穿上棉衣、盖上棉被后,可(减缓人体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保温)的效果。 2.左图所示,保温瓶的哪些设计起到了保温作用? 为什么用玻璃做保温瓶的瓶胆?(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差,达到保温的目的)。 为什么用木头做瓶塞?(木头导热性差,不容易传热的软木塞,防止热从瓶口溜出去)。 热水瓶胆用双层玻璃做并把两层间抽成真空,(隔绝了空气对热的传导)。 两层玻璃都镀上了银,好像镜子一样,能把向外辐射的热反射回瓶内。 3.保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屋顶保温)、(水管保温)、(蔬菜大棚保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