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4 规范使用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1、劳动观念:学生在学习规范使用家用电器过程中形成会做家务、勤做家务、热爱做家务的意识和观念。 2、劳动精神:学生在学习规范使用各种家用电器过程中,形成认真观察、科学谨慎的劳动精神。 3、劳动能力:学生掌握规范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的基本方法,增强规范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的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协作沟通与自我表现能力。 4、劳动习惯与品质:学生在与家长一同探究规范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的过程中,培养家庭责任心和使命感,增强对劳动的热爱与兴趣,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规范使用各类家用电器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识别各类安全提醒标志。 教学准备: 搜集规范使用电冰箱、电水壶、电风扇的资料;准备一台电风扇和一个电水壶,用于课堂展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看讲讲 本环节中,教师引入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生活场景中识别不同的安全标志。比如,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学生与家长一同到加油站加油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个场景中出现的安全标志。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如向学生提问:除了加油站,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有安全标志呢 在家中有吗 在学校里有哪些安全标志 通过情境式教学来带动学生学习用电常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讨论交流之后,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发言、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巧手工作坊 本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规范使用常见的家用电器。由于常见的大件家用电器较难在课堂上展示,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微课,如在课堂上播放关于使用电冰箱的视频,让学生对其使用方法有初步认识。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对电水壶和电风扇的操作进行现场展示,与学生一起演示规范操作。比如,在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电水壶时,首先要提醒学生装水要适量,过多会溢出,容易造成烫伤,过少可能会造成干烧,进而导致电路烧坏,然后要引导学生学会看电水壶里的刻度线,要把水装到合适的量。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操作,如想装多少水就装多少水,要认真观察才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生成课堂教学,从而更好地落实安全教育工作,让学生提高警惕,增强安全规范使用家用电器的意识。 三、劳动小奥秘 本环节是知识拓展环节,教师可以展示一两幅不规范使用家用电器所造成的火灾、伤亡的照片,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图片中的后果 从侧面告诉学生规范使用家用电器的重要性。在展示图片的时候,教师要对图片内容做好把控,以免出现会引起学生不安的图。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布置小任务,让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或者自己有没有一些不当的操作,并记录下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这样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于生活实践中。 四、我来实践 承接上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总结了常见的家用电器不当操作后,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拟写一份“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形成文字说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与家长一同录制一段“安仝伸用小卫士”视频,在班内播放、展示,从而培养学生的新媒体制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能力。 五、拓展 1.家用电器使用安全提示 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当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时,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极大的热量,引起周围易燃可燃物质燃烧,从而造成火灾。因此,家庭日常使用家用电器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使用有年限:家用电器是有使用年限要求的,并不是“永久牌”。“超龄”家用电器可能成为家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造成安全风险。 (2)安全摆放:家用电器应摆放在防潮、防晒、通风处,周围不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各种插头、插座应远离火源。 (3)长时间不使用,应切断电源:电视机、空调等电器使用遥控器关机后,其电源变压器始终处于通电状态,存在安全风险。对于长时间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