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106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a版): 中秋节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22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中秋节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中秋节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搜集并积累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秋节的习俗、由来以及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涵的情感。 3.培养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美好,寄托着人们的祝福和相思。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热爱祖国悠久的民族文化 教学难点: 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涵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诗句,传说等。 教学过程: 4、中秋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全文,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以及有关月亮的传说。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以及有关月亮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 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说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 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 2.交流:你们家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3.揭示课题:《中秋节》 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之间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的有关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问: 课文介绍了关于中秋节的哪些知识? 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的读音。 4.集体交流反馈。 板书关键词语 中秋节的时间 人们的活动 中秋节的来历 有关习俗 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 有关月亮的诗句 5.再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和文中引用的诗句。 三、学习课文第1~3 自然段。 1.课文重点介绍了中秋节的哪些习俗? (赏月,家人团聚、品尝月饼) 2.摸读课文,找出叙述中秋节习俗的段落。 3.找出你觉得最能体现中秋节气氛的词语。 其乐融融:沉浸在欢乐、祥和的喜悦气氛中。形容一片欢乐融洽的样子。 4.引导学生对这一段质疑,集体交流解疑。 5.“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是赏月的好时机,那么赏月有何历史渊源呢?请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6.指名反馈:读了第三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7.教师小结: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它。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默写生字 。 2.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诗句和传说。 4、中秋节(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有关月亮的故事以及人们吃月饼、过中秋节的意义。 2.联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在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总结全文,积累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积累优秀诗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听写词语。 2.大家收集了哪些与中秋节有关的资料? 和大家分享一下。 3.根据大家分享的内容,板书诗句进行赏析。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继续学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说“嫦娥奔月”的故事。 2.你还能说出一个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吗?  3.过渡语:同学们,中秋节人么不仅赏月,还一家人团聚,一起吃月饼。人们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请同学们读课文第5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5.过渡语: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们常在月圆之时,思念家人、思念亲人。古代很多诗人都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思亲之情。 请用横线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