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613052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3课《(音乐家故事)“告别”与“惊愕”》教学设计

日期:2024-12-2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202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文艺,四年级,音乐,上册,3课,(音乐家故事)“告别”与“惊愕”
  • cover
音乐家故事———告别”与“惊愕”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能简要说出奥地利音乐家海顿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在听赏其作品《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和《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的片段时,能初步感受到交响乐的表现力。 3、在听赏海顿的两首著名交响乐片段时,能了解力度这一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能记住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并在表现活动中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海顿的生平和主要作品,通过聆听作品选段,体验亲切、纯净、充满生机的海顿音乐。 教学难点:能认真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强弱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生问好! 2、谈话:“音乐之都”大家听说过吗?在哪里?去过吗? 这节课,老师想带大家去“音乐之都———维也纳”旅行,愿意吗? 请大家跟随摄像机镜头,开始我们愉快的旅行吧!(媒体播放维也纳视频) 3、谈话:你觉得维也纳美吗?说说你的体会。 4、谈话:去维也纳旅行,导游通常会这样说:维也纳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还有传说中的金色大厅。这里到处伫立着音乐家的雕像: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音乐神童———莫扎特;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还有被誉为乐圣、交响乐之王的贝多芬;以及海顿、勃拉姆斯、车尔尼、韦伯恩等等。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认识他们中的一位———海顿。(板书:走近海顿) 二、欣赏《惊愕交响曲》 1、初识海顿 谈话:请大家认真阅读这篇短文。 谈话:你觉得海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音乐作品数量巨大,而且件件是精品,精美音乐的背后,还藏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分享他的故事,体会他的音乐。 2、听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片段 谈话:音乐大师海顿才华横溢,名扬世界,粉丝遍地,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绅士、淑女、社会名流慕名而至,音乐会热闹非凡。 谈话:然而,很多外表高贵的贵妇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却常常打起了瞌睡,这让乐队的乐师们很不高兴。于是这位著名的音乐家谱出了一首很有趣的乐曲。你们想听吗? 谈话:现在,请同学们扮演那些昏昏欲睡的绅士淑女,教师扮指挥,我们一起重温200年前的精彩一刻。(学生聆听) 谈话:什么感受?整个乐队爆发出强烈的合奏,似惊雷响起,那些入睡的贵妇人被这一击惊愕地跳了起来,于是这首乐曲就取名为《惊愕交响曲》。(板书:惊愕) 3、学唱《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音乐主题 谈话:(出示主题音乐)这就是让你刚才惊愕的音乐主题,我们学一学? 师教唱,达到完整演唱程度。 4、认识常用力度记号 谈话:你们刚才的演唱,教师没有感受到惊愕,这是怎么回事?(没有强弱变化) 谈话:对了,这种变化在音乐中叫力度,常用的力度记号有8种: 用字母F表示强,两个F表示很强,MF表示中强,很强比强要强一些,中强比强要弱一点。 用字母P表示弱,两个P表示什么?MP呢?他们中间谁更强一点,谁更弱一点。 如果按照从弱到强怎么排列?从强到弱呢?如何制造出很强的力度感觉? 除了这6种力度外,还有两种,渐强,渐弱。 5、重温经典时刻 让我们回过头来,研究一下乐曲开始的力度是什么?中间怎样变化?结尾的力度呢? 这首乐曲力度的变化是渐强、渐弱、还是突然变强,突然变弱? 现在,让我们用合适的力度,重温这经典一刻(学生带力度演唱) 吓死我了,难怪海顿开玩笑说:“敢在听我音乐的时候睡觉,看我怎么对付你”。 你们觉得这样的音乐有意思吗?下面的故事更有意思…… 三、欣赏《告别交响曲》 1、故事引导 年轻时的海顿担任埃斯台哈奇公爵的宫廷乐长,和乐师们一起,常年住在公爵家里。天长日久,乐手们思乡心切,但谁也不敢言归。 怎么才能让公爵明白乐手们思乡的心情?聪明的海顿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一天晚上,公爵和亲朋在大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