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51021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 1.5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8272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科,科学,六年级,定滑轮,动滑轮,教案
  • cover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升国旗的图片,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指出: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引出定滑轮概念: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作 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定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作进一步推测,定滑轮还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回答“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根据前面所学杠杆和轮轴的作用,想当然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怎样研究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呢?请同学们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4、交流,形成一共同的实验计划:做一个定滑轮,把一根绳子放到定滑轮上,在绳子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直到平衡。 5、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研究的数据,填写13页《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6、小组分析整理自己的发现。 7、交流汇报。 8、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研究会移动的轮子――动滑轮 1、出示塔吊图片,指出其中的滑轮,提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可以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3、学生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4、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复习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力的单位牛顿(N),练习测量提起一、二个钩码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不通过动滑轮直接提升重物的力;示范用测力计测量通过动滑轮提升重物所用的力。 3)学生小组活动: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直接提升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的力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记录数据,填写13页《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分析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 5、小结:动滑轮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教学反思】 在六年级三个班都上了这一课,发现此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欠缺也在此课上暴露了出来,如下就是我对此次教学的一些感想! 1、学生动手操作上没有时间概念。在学生合作制作一个定滑轮的环节中本来应该说一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有好几个班级的学生足足花了5分钟才安装完成。大多数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其次,学生的实验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养成。应该说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科学课的学习,对于一些科学课的基本习惯和要求能很好的遵守,可事实上并不如此。到了六年级再来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一些常规的习惯,浪费了很多正常化教学的时间。因此,当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的时候,尤其是三、四年级时要重点培养学生在科学课中的常规习惯。 2、学生对实验计划的制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