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之江汇教育广场同步课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单元练习讲解)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1课、放大镜 1、放大镜也叫( ),它具有( )、( )、( )的特点。 2、人的眼睛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 )毫米的微小物体。 3、放大镜不仅能将物体图像( ),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 )观察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凸透镜 放大 汇聚光 成像 1/10 放大 肉眼 4、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 )的功能;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琢磨而成。 5、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 )而弯曲,而人以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 )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 )。 6、请简要回答放大镜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7、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 。 放大 透明水晶 折射 放大 沿直线 答:放大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如:用于老年人看一些书上的小字;用于一些考古学者研究文物时的观察;放映机的应用;望远镜;老花眼镜等地方。 答:第一种方法: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第二种方法: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对象大而清楚。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昆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头部有( )对触角,胸部有( )对足。 2、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 );这些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 )。 3、蚜虫的天敌是( );我们可以利用( )倍放大镜看到蚜虫的肢体。 4、使用( )观察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5、蜻蜓的腿的作用是( ),它能在空中捕食的昆虫有( )、( )、( )和( )。 头 胸 腹 1 3 彩色的小鳞片 细毛 草蛉 10 放大镜 捕食 蚊子 蝇 蜜蜂 蝴蝶 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1、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我们把它们称为( )。 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 )、( )、( )、( )等。 3、制作晶体的方法有( )和( )。 4、透明的物体( )是晶体。 5、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后形成( )晶体。 晶体 食盐 白糖 味精 碱面 结晶 蒸发 不一定 矿物 6、晶体有哪些形状? 7、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吗?举例说明 答: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需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答:并非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就不是晶体。 8、晶体有哪些用途?举例说明。 9、用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到食盐等晶体的形状? 答:晶体不仅漂亮,而且用途广泛。如,激光电视、激光彩色立体电影、激光雷达、激光手术刀等都是激光晶体的成功运用。随身听、超薄电视和笔记本计算机等电子产品都使用了半导体晶体。此外,光缆通迅技术也离不开半导体晶体。等等。 答:方法:制作一些较浓的食盐溶液,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待水份蒸发后,用放大镜在玻璃上观察到的残留物质就是(食盐晶体)。 第4课、怎样放得更大 1、( )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 )组合起来能明显提高放大能力,从而发明了最早的( )。 2、显微镜中的两个透镜的焦距( ),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 ),叫做( ),对着眼睛的透镜焦距较( ),叫做( )。 3、荷兰生物学家(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17 凸透镜 显微镜 不相同 大 物镜 小 目镜 列文虎克 300 4、目前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倍。 5、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显微镜是( )和( )。 6、为什么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提高放大能力? 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