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709352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

日期:2024-05-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36714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8课,冷战,国际格局,演变,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世界当代史 主题 : 和平与发展 和平: 发展: 冷战(美苏长期对峙与竞争) 资本主 义国家 社会主 义国家 发展 中国家 国际格局:两级向多极化发展 国内: 国际: 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福利国家 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与贸易体系 苏联: 东欧: 中国: 建设成就、弊端显现、改革解体 苏联模式、独立发展、改革巨变 新中国成立、建设、曲折、改革开放、巨大成就 民族独立、走上现代化道路 建设成就、面临挑战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① 一战后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② 二战后 ———冷战格局(美苏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 ③ 冷战后 ————超多强”和多极化趋势)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课文结构: 第一目:冷战与两极格局 第二目: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 第三目: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的终结) (冷战的兴起) (冷战的发展) 重点难点: 冷战的过程 国际格局演变的过程 一、冷战兴起 阵营初成 1、冷战的原因 材料一:“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杜鲁门 苏联: 经济:实现了工业化,重工业实力强大。 军事: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1949年原子弹成功。 政治:扶植许多东欧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美国: 经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黄金储 备量占世界2/3,工业生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1/3。 军事:空军、海军力量世界第一,垄断着原子弹。 政治:控制整个西欧,影响力强大。 材料二: 原因二: 二战后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两个超级大国。 原因一: 美苏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不同。 材料三: 《铁幕演说》(《和平砥柱》)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至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 原因三: ①二战结束, 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② 美国称霸世界野心膨胀,将苏联视为称霸障碍;苏联在东欧扩张,与美国发生尖锐矛盾,双方从合作转为对抗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我们赢得了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在美国人头上,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杜鲁门 材料四: ③ 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④ 美苏丧失合作基础 ①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② 国家战略、国家利益 一、冷战兴起 阵营初成 1、冷战的原因 2、冷战的表现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① 政治: ② 经济: ③ 军事: ④ 地缘政治: 1947年,冷战开始标志 马歇尔计划提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莫罗托夫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两极格局形成 强化冷战的关键 第一次柏林危机,德国分裂 两级格局的特点: 不对称 不完全 军事威慑和军备竞赛 多级力量生长 二、冷战扩大 针锋相对 1.美苏对抗与缓和 (1)第二次柏林危机 柏林墙建立 美苏双方自我控制机制 (2)古巴导弹危机 影响 启示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 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语言。 ———《最后的遗———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大国之间 的国家利益之争 强烈的 意识形态色彩 二、冷战扩大 针锋相对 1.美苏对抗与缓和 冷战的四大特征 (1)大国之间的国家利益之争 (2)明显的地缘政治特点 (3)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4)双方在进行激烈的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