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58169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5.《苏轼词两首》课件(52张ppt)

日期:2025-11-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38169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苏轼词两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定风波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传说中的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颇有感触,于是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 念奴娇·赤壁怀古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画像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 ,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儋(dān)州。 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文学家,诗与黄庭坚齐名,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词与辛弃疾齐名,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 子瞻 东坡居士 乌台诗案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黄 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 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 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 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 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 背景介绍 1079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 被捕 下狱。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 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最后, 宋神宗才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 练副使了事。 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 下,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朗读指导 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文本翻译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 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 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 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 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如画的祖国江山啊,那一时期 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 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 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 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 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上片 下片 写景 抒情 (写景 咏史 抒情) 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这首词写了哪几个内容?这几个内容是靠哪些语句连缀在一起而形成一个艺术整体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江赤壁 起兴点题 状写江山 思慕古人 缅怀周郎 建立功业 感伤身世 祭奠江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赤壁美景的特点是: “雄奇”。 乱:岩石山崖险怪 穿:山崖陡峭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力度之大 卷:波涛气势之大 渲染磅礴 宏伟的气势 背景介绍 课文哪个句子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这 些景物的特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 穿 惊 拍 卷 文本探究 词的上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