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5.2密织法律之网和强化法治之力 主备人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通过阅读文本,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结合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具体案例,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努力; 3.通过法治实践活动,提高法治素养,增强法治信仰,养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积极参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 教学重点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教学难点 继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 教学方法 情景体验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授课时数 1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复备栏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法治中国之《大智立法》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意思是有大智慧的人会制定制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让所有人跟着这个制度走;有小智慧的人善于办事,通过处理好一件事来获得自己的利益。这反映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要发挥好法治对平安建设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就必须密织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让法律制度成为守护平安的坚固盾牌。 展示目标 展示教学目标,学生依据目标,自主学习教材内容 三、合作探究 环节一、密织法律之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阅读读本,说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部分?中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 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味着我国法治建设在立法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就,从根本上扭转了无法可依、法制不健全的历史性问题。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要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8件,修改法律203件次,作出法律解释9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79件次。截至目前,现行有效法律282件、行政法规608件,地方性法规12000余件。民法典为其他领域立法法典化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要总结编纂民法典的经验,适时推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法典编纂工作。要研究丰富立法形式,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习近平 2021年新增法律: (1)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2)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3)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 (4)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这意味着我国庞大的法律之网已经形成,而且会不断地完善,法律之网会越织越大也会越织越密。 环节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 播放视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法”,一个是“治”。从“法”的角度来讲,核心是“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从“治”的角度来讲,法治不光要有良法,还要有善治,关键在于“法治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这就要在强调“立法”和“普法”的同时,落实“执法”、“司法”和“守法”,也就是形成和贯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