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918681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2 7.《短歌行》名师教案(4份打包)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571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短歌行,打包,4份,教案,名师,教课
    《短歌行》名师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抓住重点意象和关键字词,品味古典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象图式理论强调,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常用身体经验形成的形象、生动的内心图像来理解各种事物。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剖析这组诗所蕴含的意象、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揭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从而帮助读者对这组诗中的隐喻及诗人的内心情感有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古典诗词的研究和赏析提供新的视角。 3.审美鉴赏与创造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二、教学参考 (一)教学建议 在本单元学习指导中,编者写到:“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因此,在教学本单元诗歌时,一个大的指导思想是要多诵读,因声求气,在节奏的把握中和联想想象中揣摩诗歌情感,并注意三首诗歌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 学情分析:对于今天的高中生而言,语文课堂上更多的是细致的理解和表达,朗朗的读书声反而非常欠缺。《短歌行》字词上的障碍较小,是一首特别适合朗诵的诗歌,荡气回肠的文字、慷慨激昂的情感、朗朗上口的语言······这是一首更适合读而非细致讲解的诗歌,所以,学生一定要把大部分时间的时间放在诵读上,并在诵读的过程中走进诗歌、走进曹操。 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声律之美与节奏之美; 2.品鉴曹操在诗中丰富的思想情怀及其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 教学重点、难点:品鉴曹操在诗中丰富的思想情怀 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一课时) 1. 激趣导入 名著《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出众的人物形象,如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还有奸绝———曹操。小说是作者的夸张与虚构,姑且不论历史上的曹操到底功过如何、人品怎样,但他给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的那些慷慨激昂的诗词至今读来仍然让人觉得荡气回肠。下面,让我们通过诵读走进今天曹操的《短歌行》。 2. 诵读诗歌,揣摩情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慷慨激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沉郁悲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凝重苍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气沉声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惆怅轻柔)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深沉悠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深情舒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轻快高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深情激昂)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沉郁悠长)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轻快愉悦)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轻快高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惆怅舒缓)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急促高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铿锵有力)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气满声高) 3. 问题讨论:全诗中“忧”字出现多次,请以此为线索展开思考 (1) 曹操“忧”什么? 明确,一忧人生短暂,自己老年将至而大业未成(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二忧人才匮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 曹操是如何表达他对人才的渴望和欢迎招揽之意的? 1 日思夜想人才 青青子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