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9425

2025-2026学年高中语文 (统编版 2019)必修上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 “劳动光荣”(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497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2025-2026,劳动光荣,第二,测试,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高中语文 (统编版 2019)必修上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劳动光荣”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23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 高站位认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这三种精神也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劳动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扬,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生动体现,是我国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时代结晶。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共同构成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 实效性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其他一座座精神丰碑一起,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顽强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灯塔,是激励全体共产党人一往无前、踔厉奋发的精神引擎。首先,大力弘扬这些精神,可以强化劳动价值取向。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端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取向。然后,提倡并践行这些精神,可以提升劳动技能水平。发挥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引领带动培育作用,激发广大青年学习技能、磨砺技艺、突破技术瓶颈,技能成才报国的动力。 创新性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实践路径。 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需要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也需要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所以,一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构建高技能人才技能形成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二要贯彻落实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完善高水平技能人才评价使用体系。应贯彻落实“多劳多得、技高多得”的分配导向使高技能人才的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体现劳动正义、确保劳动公平,自觉生发提高技术技能的主观意愿。三要加强表彰激励拓宽发展空间,凝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价值认同。在评选劳模、代表等方面,可以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倾斜力度,让他们社会上有名、媒体上有声、银幕上有影、生活中有光。引导青年一代树立“一个人有技术,家庭有前途;一代人有技术,国家有前———的价值信念,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如果每一位劳动者都能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把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个人的实际行动,那么“中国梦·劳动美”的时代篇章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摘编自李珂、李悦群《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理念与路径》) 材料二: 许振超荣膺“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的消息,在广大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中引发强烈反响。这不仅是对许振超个人成绩的嘉许和肯定,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和鼓励。 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自学成才、苦练本领,成就了“一钩准”“无声响操作”“15分钟排障”等拿手绝活,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振超效率”成为港航界的一块金字招牌。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