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28183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口语交际:即兴发言语文园地一课件(5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57997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语文,统编,即兴,PPT,53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习作:家乡的风俗 习作要求 1.写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介绍一种风俗时,要写清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要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 况和自己的感受、看法。 习作选材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除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风俗外,还有祭祖、嫁娶、丧葬中的风俗习惯,小孩子满月抓周,盖新房上梁仪式,等等。   少数民族的同学可以写写自己民族独特的风俗,比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家乡风俗来介绍,最好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次风俗活动来写。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风俗,从风俗的由来、内容或活动形式、意义、人们的看法等方面进行选材。   在我的家乡,新人结婚时,新娘要手捧喜盆,踩过高粱袋,寓意步步高升,还要迈过一个火盆,寓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特别有意思。 习作构思 第一步:明确要求,准备材料。   先读懂习作要求,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风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习作构思 第二步:交流资料,确定内容。   先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再全班交流,根据自己确定的习作内容,写出习作提纲。如,介绍一种风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按照一定的顺序列出可写的内容,可以回忆参加这次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具体过程,也可以想一想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或对活动某一方面的看法等。   围绕自己想表达的主要意思,确定本次习作重点介绍什么内容。如,选择“介绍一种风俗”,如果是想让大家了解这种风俗,就可以重点介绍这种风俗的内容或活动形式;如果是想突出这种风俗的历史底蕴,就可以重点介绍它的由来;如果是想让大家对这种风俗有更深入的认识,就可以重点介绍风俗的文化内涵,揭示其背后的意义价值及自己的思考。如果选择“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就可以把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等方面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写,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次要内容穿插在行文中。 习作构思 第三步:安排详略,突出重点。 介绍一种风俗 风俗的内容或活动形式 风俗的由来 风俗的文化内涵 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 现场的情况 自身的感受 习作范文 家乡的大秧歌   我的家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上,这里虽没有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的大秧歌,更是小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① ①开篇点题。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家乡的大秧歌是小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点击词句段 ②“家喻户晓”一词准确地写出家乡人对大秧歌的喜爱及了解程度。   提起大秧歌,在我的家乡那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个个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镇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便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这声音像一种号令,不一会儿,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广场上。他们有的手中拿着扇子和手绢,有的携着妻子和儿女。小商贩们干脆在周边摆起了摊儿。一时间,广场上变得热闹非凡。 ② ③ ③锣鼓声、唢呐声像是一种号令,形象地写出家乡人在夜晚来临的时候,聚集到广场上扭秧歌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②“家喻户晓”一词准确地写出家乡人对大秧歌的喜爱及了解程度。   提起大秧歌,在我的家乡那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个个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镇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便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这声音像一种号令,不一会儿,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广场上。他们有的手中拿着扇子和手绢,有的携着妻子和儿女。小商贩们干脆在周边摆起了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