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33792

第3课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课件(15张PPT)

日期:2024-05-09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70378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 cover
(课件网)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人教版 《美术鉴赏》 中国美术鉴赏 中国传统书画 山水情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饮酒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带着问题预习 1.中国人对山水的特殊情感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山水画是如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 3.如何理解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山水情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富春山居图·剩山卷 31.8cm×54.1cm(纸本水墨)【元代】黄公望 浙江省博物馆藏 富春江岸,我们无法找到画中的山水,画家描绘的是真实的风景吗? 山水情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富春山居图 元代山水画代表作,笔墨及其凝练 线条,色彩,材质,空间,题材,主题,情境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33cm×636.9cm(纸本水墨)【元代】黄公望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情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富春山居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乃元代画家黄公望历时3年完成为郑樗[chū](无用师)所绘,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属国宝级文物,清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黄公望,江苏常熟人,生于1269年,自幼天资聪颖,中年做过官,因涉案入狱,后再没有踏入仕途。后在蓬莱庵为道士。研究“九流之学”,通音律,50岁之后专心山水画。 课本上说,《富春山居图》创作于黄公望隐居之时,借山水创作抒发内心的情怀,那么,从《富春山居图》中,你认为黄公望此时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呢? 山水情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青卞隐居图》描绘画家故乡卞山苍茫景色,山上树木茂密苍郁,溪流回环,景色清幽,隐士行居其间。画法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浓墨,再用焦墨皴擦,使得画面不迫不塞,元气淋漓,气势磅礴,创造了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 峰峦曲折盘桓,重叠峥嵘,气势雄奇秀拔。山间林木茂密,山径迂回,飞瀑高悬直注。山脚下有客曳杖而行,山坳深处茅庐数间,堂内一人抱膝倚床而坐。有一老者策杖、踏着轻松缓慢的步伐,正在兴致勃勃地领略山林逸趣。密树深溪处一山麓水口,宽阔的河道上横卧山石和漫长的渚洲,在水中时隐时现。溪水潺潺,迂回流转。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上,长有树木二十余株,浓荫密布。树木山势繁密充盈,气势雄伟。 笔法:繁而不乱 构图:密而不塞 意境:山林清幽 情怀:隐逸山林 清卞隐居图 (纸本水墨) 140.6cm×42.2cm 【元代】 王蒙 上海博物馆藏 搜尽奇峰打草稿(纸本水墨)42.8cm×285.5cm 【清代】 石涛 故宫博物院藏 妙夺造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康熙三十年(1691年),画家在北上京师的第三年创作了这幅近三米长的画卷。全卷奇峰迭起,气势奇险,画家显然以北方山区,特别是京郊山区景象为原型,并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和激情,进行了独特的构思与创造。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石涛的美学观点。《苦瓜和尚画语录·山川》:“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一搜尽奇峰”,指多从山水自然中收集、体验素材;“打草稿”,指对绘画素材勤于选择、构思和加工,更好地把握画理。 于此主张画家创作山水画,应该多直面客观的山川景物,通过主观的感受、理解、熔铸,把自然山川变为胸中丘壑,即达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境界,从而创作出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优秀作品来。这是对艺术创作典型化过程的一种概括,反映了石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