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武术散手———转身右鞭拳”课的设计 人教2010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全一册) 本课从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的目标出发,结合武术散手课教学的特点,以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上以学生体验为主体,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采用组合动作的方式,结合动作的攻防含义,让学生在练中思、思中练,从而使学生获得快乐与成功的体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指导思想 名称:武术散手———转身右鞭拳 二、教材分析 来源:人教2010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第十章第四节。 二、教材分析 特点、功能、作用:中国武术散手是在继承武术传统技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民族体统体育项目,具有“远踢、近打、贴身摔”的特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要求高中阶段学生掌握一定难度的武术套路或对练,安排武术作为选修内容,主要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实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和振奋民族精神的目的。通过学练对提高人体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特别是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有显著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的新授教材为转身右鞭拳,它是武术运动中常用的一种组合动作,即是后续武术教学内容的基础,又是以往所学手型和步型技术的综合运用,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 二、教材分析 单元计划如下: 第一课次 第二课次 第三课次 第四课次 第五课次 第六课次 学习抱拳礼 实战姿势 步法练习 冲拳 抄拳 掼拳 弹拳 左鞭拳 转身后鞭拳 实战练习 实战练习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男生,共40人。这个年龄的男生属于身体发育期,有自己的认识,学习和掌握一些武术散手基本动作,学会几招实用性较强的攻防技术,并在和同学交手的比试中不断体验战术的运用,提高应变能力,学生们都比较喜欢。但由于高一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基础不同,有的在义务阶段没有接触过武术课,在学练中可能出现转身不到位、甩拳不用腰及上下肢不协调等不足,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下肢后上肢及分层次教学的方法,首先抓好基本动作的练习,为实战练习打好基础。主要采用组合动作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形成肌肉记忆,给学生提供再认知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一)认识目标:通过学练使90%以上的同学知道转身右鞭拳技术动作的特点及要求。 (二)技能目标:使80%以上同学能较为规范地做出这个动作,20%的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能初步完成。 (三)体能目标:通过学练发展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四)情感目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并在练习中学会帮助别人。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腰部带动右臂甩拳鞭打技术 难点:难点是身体重心的控制 六、教学程序 (一)开始准备部分 课前常规及武术礼仪,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热身活动,重点是上、下肢各关节和腰的柔韧性练习,从而达到提高动作灵活性及心理准备的目的。主要包括慢跑及关节操两部分。 设计意图:渗透武德教育,通过各关节的充分活动及肌肉的拉伸,达到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目的。 六、教学程序 (二)学习提高部分 1、复习组合动作练习部分:复习进步左右冲拳、进步左右抄拳、进步左右冲拳———左抄拳、进步左右冲拳———左鞭拳等组合练习,主要采用个别纠正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练习。其间教师进行及时的点评,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意图:着重于对动作方法及要求的的教学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认知,并通过轻重缓急的口令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