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004385

第2课《找春天》第二课时 课件(共35张PPT)+教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116219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找春天,第二,课时,课件,35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找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找春天》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二、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重点 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难点 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词2、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到了春天的美好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课文,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吧! 3、板书课题,齐读。 复习齐读课题 通过复习生字词,然后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品读感悟(一)寻找春天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2)交流探讨:课文是如何刻画孩子们急切寻找春天的心情的? 2、出示课文:春天来了!春天来了!(1)连用两个感叹号,以欢呼起笔,突出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喜悦的心情。(2)指导朗读,读出喜悦的心情。3、出示课文: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1)一连串的动词和四字短语,描绘出一幅动感十足的画面,把孩子们迫不及待寻找春天的样子刻画得生动、传神。(2)我会仿写有连续动作的句子:老师推开门,走上讲台,放下书本,拍了一下桌子,说了一句:“安静。”(3)指导朗读,读出迫不及待的心情。4、出示课文: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1)拟人的修辞手法(2)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写出了早春的特点,暗示了粗心的孩子是找不到春天的。(3)指导朗读,读出春姑娘的害羞。5、看到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去寻找春天,老师也有些跃跃欲试了,大家一起去寻找吧!(二)找到春天1、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2)交流探讨:小朋友到底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呢?2、出示课文: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3、春天在小草里、在野花里、在嫩芽里、在小溪里。4、排比句式。以眉毛形容刚刚出土的草芽。以眼睛突显野花的明媚。以小小的音符描摹树木逢春初吐的嫩芽。以婉转悠扬的琴声写出了初春溪水活泼而不张扬的特点。勾勒出了生机隐隐涌动的早春景象。5、出示句子: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探”字把小草写活了,“眉毛”写出了春天的生机。把小草写成了一个调皮的孩子。6、仿照第4~7自然段写一写。小鸟在枝头唱歌,那是春天的歌声吧?小草铺满了大地,那是春天的衣服吧?小燕子在空中翻飞,那是春天的文字吧?迎风飘扬的柳条,那是春天的头发吧?春雨沙沙的下着,那是春天的眼泪吧?7、指导朗读。8、春天还在哪里呢?我们接着往下读。(三)享受春天1、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2)交流探讨:春天还藏在哪里?2、出示第8自然段: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3、春姑娘还藏在了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里。相机出示图片4、出示句子: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1)“看”“听”“闻”“触”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描述春天来临时的景象。(2)讨论:我们看春天看到了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