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岛版四年级下5.15《养蚕》教学设计 课题 养蚕 单元 5 学科 科学 年级 4 学习目标 1.了解养蚕的知识,知道蚕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2.能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养蚕的相关方法;能通过养蚕,了解蚕不同阶段的特点,知道蚕的一生生长变化的情况。3.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愿意合作交流,对养蚕表现出探究兴趣。4.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重点 1.能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养蚕的相关方法。2.能通过养蚕,了解蚕不同阶段的特点,知道蚕的一生生长变化的情况。 难点 怎么养蚕,怎么观察蚕不同阶段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土的汉代服装、商店里的围巾、新购买的床上用品,这些丝织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明确:丝绸(丝绸是蚕丝制成)。2、看图说说,丝织品是怎么制作完成的?明确:养蚕———结茧———抽丝———成布3、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养蚕了。嫘祖是黄帝的妻子。她发明了植桑养蚕和缫丝制衣,使人们告别了赤身裸体的荒蛮时代,并与黄帝一起开创了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后人尊她为“蚕神”。 你见过怎样养蚕的吗? 看图回答看图回答阅读资料回答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一、了解养蚕知识◆蚕宝宝从哪里来?◆蚕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蚕宝宝最爱吃什么?◆养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明确: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刚孵出来的蚕宝宝很像蚂蚁,叫蚁蚕,即蚕的幼虫。幼虫吐丝结茧会变成蚕蛹,蚕蛹变成蚕蛾破茧而出。蚕最爱吃桑叶,榆树叶、生菜叶、蒲公英叶也喜欢吃。养蚕需要注意的问题:(1)温度与湿度◆刚出生的蚁蚕宝宝最怕冷,一般认为26度左右的温度是养蚕的最适宜温度。◆卵孵化时需较大的湿度,干燥时要向卵上喷水,避免阳光直射。(2)及时清理◆保持蚕宝宝“家”清洁卫生,每天打扫,及时清除蚕粪。◆发现病蚕要及时隔离,防止蚕被其他动物伤害。(3)精心喂养桑叶要新鲜、干净,蚁蚕要用切碎的桑叶喂养。二、我们来养蚕当我们了解养蚕知识之后,一起来养蚕吧。1、材料包:桑叶、羽毛(毛笔)、纸盒等。2、养蚕方法①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孵化蚕卵,及时收集。◆蚕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后放在室温下,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室温26℃。◆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中撒一点水———保持湿度。◆蚕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纸戳子里,轻轻放到桑叶上。②将桑叶洗净、晾干、剪碎后给蚕喂食◆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可在纸盒养,纸盒可吸去桑叶所散发的水气,可保持蚕居住的干燥环境。◆纸盒要放在通风且温度、湿度适宜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③及时清理残叶、蚕粪和病蚕。◆保持小蚕房间清洁,不要在房间内喷洒杀虫剂。3、养蚕日记蚕的一生发生哪些变化,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借助照片帮你记录。例如,三、交流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整理养蚕观察日记,交流蚕的一生发生哪些变化。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蚕卵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观看视频:蚁蚕出壳蚕在幼虫阶段一共四次蜕皮。蜕皮前不吃不动称为“眠”。蚕蜕皮从头开始慢慢向后脱落,好像两条蚕接在一起。每蜕皮一次,食量就会逐渐加,身体也会变大。蚕经历4次蜕皮后,身体逐渐变得透明,开始吐丝、结茧。在吐丝前,不再吃东西,身体也会变短些。喜欢在小格子或角落里吐丝。蚕吐丝将自己包裹在椭圆形的小空间里,这个由蚕吐丝形成的小空间称为“茧”。结茧后4天左右,幼虫变成蚕蛹。再经过2周左右,蚕蛹变成蚕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